標準。

本書中,c級是正常成年男性的跑步速度。

3,射程。

一般指替身離開本體的距離,不過也有時會作為替身能力、替身創造物等的離體距離。

本書中儘量選擇先標本體,再標其他的順序進行標註,但原作替身不會改動,只會做一些合理性解釋,勿要鑽牛角尖。

本書中,一般情況下,e對應03~1米,d對應1~3米,c對應3~10米,b對應10~30米,a對應30米以上。

4,持續力。

一般指替身的存在時間,而非替身能力使用時間,絕大部分情況下都和精神狀態掛鉤,不會絕對準確。

本書會有特殊標註。

本書中,如非特殊情況,則:

e級是僅可一次性釋放最多30分鐘,不論多久收回,直到下一次釋放都需要一定時間等待;

d級是可以斷續釋放最多30分鐘,收回後需要等待;

c級是不間斷釋放30分鐘,中斷時只要精神力充足就不需要等待。

b級是不間斷釋放一小時,其餘同c級。

a級是可以持續釋放,沒有時間限制,其餘同c級。

5,精密度。

一般指替身本身可以執行的動作的精密程度,在本書中,若存在特殊情況或受替身能力影響後的面板,則會特殊標註。

注意:精密度一項在本書內沒有絕對明確標準,只需知道大概即可,一般我會用舉例來說明其程度。

6,成長性。

一般指替身可成長的程度,替身使者的經歷與覺悟會激發出潛力,並進一步影響到替身的能力和屬性成長。

本書中,一般不進行說明。

五,替身型別的劃分。

該條目基本貼自wara的說明。

1,四大類。

a,近距離力量型。

戰鬥,爽,力量的快感無需多言。

往往擁有強大的破壞力與速度,但是射程較近,在近距離戰鬥下可以發揮全部實力。

b,遠距離操縱型。

擁有中遠距離的射程,精密度大體上會較其他型別更低,但也不乏特殊的高精密度替身,一般以進行遠距離的攻擊為主。

c,遠距離自動操縱型。

不受替身使者主動操縱,不與替身使者共享感官。分為“替身所受傷害不反饋給本體”/“本體死亡不影響替身存在”兩類。

d,引發現象型。

大都沒有具體的替身形象或與本體一體化,不與實體物質同化。可以使用能力引發各種現象,通常都有很強的效果或很大的範圍(可以看作另類的近距離替身,只不過主要效果來自替身能力)。

2,五小類。

a,人型/生物型。

最常見的替身型別,有時會統稱動物型,但本書會進行劃分,因為人型替身光是能幹的事情就比生物型多得多,區分度很大。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其中,人型替身一般就為人型,或模糊人型,也有不完全人型的型別。

當無法分入其他型別時,不完全人型則作人型來看,或直接標為非人型。

b,物質同化型。

替身在平常狀態下無法喚出,需要把替身附著在普通物質上與之同化才能使用。替身附著之後會實體化,任何人都能看見並接觸。

c,複數型。

替身的個體數量很多,單個替身的力量較弱。單個替身受損反饋給本體的傷害十分微小,只有全部替身死亡才會使替身使者死亡。

損失的替身個體可以恢復,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