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風,用帶有彈舌音的英語開始介紹希瓦古城的來歷:“希瓦被譽為‘中亞的明珠’也被稱作‘太陽之國’。希瓦古城的起源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據說,上古世紀的大洪水之後,諾亞的方舟最終停靠在離這不遠的亞拉臘山,位於現在的土耳其境內。諾亞的兒子和同伴們下船去尋找綠洲,卻在卡拉庫姆沙漠迷了路,他們又飢又渴,就在這絕望之際忽然地上冒出了一眼清泉,這泉水給他們帶來了生機和力量,讓他們燃起了追求生存的希望,於是就在清泉邊興建了這座希瓦城。”

對於希瓦古城,科利爾館長還算是解它的歷史淵源,巴拉揚講的這種扯上聖經故事的起源傳說,並不是真實的。以前,他聽到的這種故事可就太多了,世界上的很多地方都有用神的故事,牽強附會的裝點和美化自己的歷史,或者突出當地的某種特色。可以說只要有一丁點可能,這些當地人就會添枝加葉的將之編撰成傳說,向不知真相的外地遊客兜售販賣從而獲得更大的利益,並且屢試不爽。但是巴拉揚最開始提到的希瓦古城的一個別稱卻讓他突然有所觸動,於是問道:“巴拉揚,你說希瓦還被稱作‘太陽之國’這裡面有什麼故事或者傳說嗎?”

巴拉揚撓了撓頭,不太確定地說:“應該是這樣吧!‘花剌子模’這個詞在我們當地塞種人的語言裡解釋為‘太陽土地’,所以在這片土地上最古老的城市,就被稱作‘太陽之國’。”

庫克不解地問:“巴拉揚,你還是沒有說出這裡為什麼被稱作‘太陽之國’。既然‘太陽土地’是翻譯自你們塞種人的語言‘花剌子模’,那我再問你,這裡為什麼被稱作‘花剌子模’?它和太陽又有什麼關係呢?”

這下庫克把巴拉揚問得張口結舌,不知如何回答。他憋紅了臉想了半天,才不確定地說:“也許……也許是我們這裡夏天特別炎熱的緣故吧!”

庫克隨即反駁:“要說夏天炎熱,南邊的卡拉庫姆沙漠比這裡熱多了,這可不算一個好理由。”

科利爾館長若有所思地說:“‘花剌子模’在中國唐朝時被稱作‘火尋國’,似乎和太陽也有一定關係。這裡面有什麼聯絡嗎?哼哼,還真有些意思。”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巴拉揚繼續他的導遊解說:“隨著花剌子模王國的衰敗,往日帝國繁盛的古城、要塞,現在已經是廢墟,在希瓦和烏爾根奇周圍就有幾座,南面的卡拉庫姆沙漠裡也有許多。這些要塞、古城現在也成了旅遊景點。如果大家有興趣,我們可以在後面幾天的行程裡安排遊覽。”

聽到巴拉揚提到當地古堡和要塞,眾人相互對望,卻沒有人接話,只是靜靜聽巴拉揚繼續講:“這些要塞建造的時間非常久遠,據科學家探測,有些城堡可能建於公元前,有2000多年曆史。當然,現在除了一些土牆和塔樓還聳立著,這些城堡已經成了蜥蜴、蛇和烏鴉的家園。”

說話間,中巴車駛過一座阿拉伯式牌樓。這座牌樓橫亙在雙向車道上,高大宏偉。土坯磚砌成的三座圓形立柱立在馬路兩側和隔離帶上,兩柱間的巨大圓拱門洞讓大型車輛暢通無阻。門洞上坊的城堡式牌樓建有大小不一的三個穹隆,用馬賽克貼成的幾何紋樣裝飾,散發著迷人的阿拉伯藝術魅力,遠遠望去彷彿是一座童話世界的入口。

隊員們驚歎這座牌樓的氣勢和特色,紛紛拿出相機透過窗戶給牌樓拍照。熊赳赳更是急火火的說:“我還沒拍到呢!趕緊停車!趕緊停車!”

巴拉揚不緊不慢地說:“朋友們,不要急!這只是近幾年建的迎賓拱門,沒拍到也不要遺憾。我們馬上就要到希瓦古城了,那些千年建築比它美多了,到時候保證讓你們流連忘返。”

:()天禧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