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青蓮的話語輕柔細膩,彷彿春風拂面,音量雖不高,卻足以引起旁人的注意。提及“爺爺”二字,林策的思緒不禁飄向了那位對鋼琴藝術充滿無限熱愛的老者——楊天竺先生。此刻,楊青蓮與林策並肩前行,步伐默契而和諧,宛如一幅動人的畫卷。

在一旁,幾位男士目睹此景,不由自主地蹙起了眉頭,眼神中透露出疑惑與好奇。“這位年輕人究竟是何方神聖?”其中一人低聲問道。“不清楚,面孔陌生得很。”“在我們這個圈子裡,似乎沒見過這號人物。”“真是的,他和青蓮走得那麼近,還在竊竊私語,難道……”話語間,幾人的神情愈發緊張,彷彿即將揭開一個重大的秘密。

抵達音樂會的大門口,只見蘇子晗與趙軒已先行步入會場。而林策,手中既無邀請函也無門票,卻憑藉與楊青蓮的親密關係,順利跨越了這道門檻。步入會場,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環形的會場佈局,中央舞臺上,一架嶄新的鋼琴靜靜佇立,等待著即將上演的華彩樂章。會場內,賓客們身著各式各樣的禮服,舉止優雅,談吐不凡。相比之下,林策的穿著顯得頗為隨意,也因此引來了不少好奇的目光。然而,林策對此毫不在意,他的心中只有即將聆聽的音樂盛宴。

“你去前面吧,第一排有空位。”楊青蓮輕聲說道,目光溫柔地望向林策。林策微微側頭,反問道:“那你呢?”楊青蓮微微一笑,答道:“我要去後臺準備一下,你要跟我一起嗎?”她的眼神中充滿了期待,但也深知,如果爺爺楊天竺先生知道林策的到來,定會喜出望外。回想起爺爺得到新曲譜後,夜以繼日、反覆練習的情景,楊青蓮的心中充滿了感動與自豪。

林策搖了搖頭,婉拒了楊青蓮的提議:“那還是算了,我就在這裡等你好了。”楊青蓮點了點頭,表示同意:“好,那你先過去坐著吧。如果有什麼朋友想來,也可以叫上他們,第一排的空位還有不少呢。”說著,她隨手從包裡掏出一張貴賓卡,遞給了林策,“對了,你拿著這個,如果有人查票,給他們看就行了。”

這一舉動,讓跟在楊青蓮身邊的眾人不禁暗自感慨。要知道,本次音樂會可謂一票難求,尤其是對於普通觀眾而言。而之所以如此搶手,正是因為楊天竺老先生將親自登臺獻藝。因此,在那些渴望一睹大師風采的觀眾眼中,一張門票無疑是彌足珍貴的。然而,在楊青蓮的眼中,這些門票卻並算不得什麼。畢竟,每一次的音樂會,主辦方都會特意為楊天竺老先生及其親友預留出幾個絕佳的位置,以示敬意與感激。 在正式場合的禮儀與氛圍中,人際交往的微妙之處往往被放大,因而,楊青蓮所在區域的空位尚算充裕,成為了一個不易引起紛擾的小細節。林策回應道:“我已明瞭。”隨著楊青蓮輕輕頷首,準備步入後臺的步履即將邁出,她又以一種溫和而略帶詢問的語氣補充:“你真不打算隨我同行嗎?”林策微笑著搖了搖頭,他的理由簡單而直接:“我更傾向於保持低調,不太喜歡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楊青蓮的臉上掠過一抹微妙的表情,最終還是點了點頭,優雅地轉身離去。

跟隨在楊青蓮左右的幾位賓客,無不以好奇的目光審視著林策,對他的身份充滿了好奇與揣測。而林策對此卻顯得頗為灑脫,畢竟,這次機會對他而言,純粹是一場不期而遇的饋贈——無需門票,僅需享受這份突如其來的體驗,哪怕只是片刻的駐足。

與此同時,位於第五排座位上的趙軒,正以一臉得意的笑容與蘇子晗交談:“子晗,今日能蒞臨此地的,皆是社會各界的精英人士。”他的話語中透露出幾分自豪,“其中不乏我們圈子內的朋友,若有機會,我定當引薦你認識。更重要的是,你看那第一排,坐滿了各大音樂學院的資深教授,這樣的場合,普通人能購得的座位,往往是從第六排往後算起。而我手中的第五排票,也是憑藉人脈與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