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父姓陳,所以小四不姓徐。父親(養父)跟她說,你小時候,我們給你取名,尋思著叫飛吧,就怕生出翅膀飛走了;叫雪吧,就怕天氣一暖又化了;最後還是你舅舅有文化,說叫雪蓮吧,像天山雪蓮一樣,在懸崖峭壁上生長,在與天相連的山上,飲風沐雪,不屈不撓的綻放。

天山在舅舅的腦海裡是這樣被解讀的,還真叫有文化呢!呵呵。

小四就有了名字——陳雪蓮。

童年是孤獨的。

養父養母對她疼護有加,但是保護的太好了,生怕她跟別的孩子在一起玩受傷,也怕別的家長跟她說她是抱養的,於是她大部分時間,都被父母要求呆在家裡。她也想出去玩,可每次去不到10分鐘父親就來叫回家了。

她童年記憶裡有4個非常重要的夥伴,和2個舅舅家的哥哥。

第一個夥伴就是表姐,小舅家的,大她2歲,她和表姐呆在一起太開心了。但由於小舅母和母親因為外婆的贍養問題鬧了彆扭,小舅母不怎麼允許表姐多到她家來玩,她去舅舅家倒是可以的。母親也不允許她多去舅舅家玩,在母親眼裡,小舅母很壞,正如在小舅母眼裡,母親也很壞。奇怪的是,她們又互相不討厭彼此的孩子,表姐來家裡作客的時候,母親會把最好的分給表姐吃。雪蓮去小舅家做客的時候,小舅媽也會把最好的分給她吃。長大以後雪蓮彷彿明白了,母親和小舅母實則都不壞,只是她們立場不同,就是因為媽媽和女兒的關係以及婆婆和兒媳的關係,導致她們之間產生了矛盾,所以她和表姐在一起的快樂變得彌足珍貴。

第二個和第三個夥伴要合併起來講,他們是堂哥家的兩個兒子,就是她喝的第一口人奶的那個嫂子的兩個兒子。一個和她同歲,另一個小她四歲。堂哥堂嫂特別好,堂哥勤勞,堂嫂善良,他(她)們有什麼好吃的,最好的那份也一定是留給這個外來的小妹妹的,可能他(她)們覺得她可憐?又或者他(她)們喜歡六叔六嬸,所以愛屋及烏?在他(她)們眼中,小妹妹特別聰明,遠比他(她)們兩個只知道傻玩的兒子乖巧懂事,若不是輩分原因,他(她)們直把她做女兒看呢。而雪蓮的母親,一個體弱多病但知書達禮,生於封建地主家庭的女子,在分田到戶打倒地主階級的鬥爭中,做地主的爹和爺爺都被殺死了,她從大戶人家的小姐成了逃難的乞丐,還好她們是沒有吃過人血饅頭的,她們那時還都是孩子,罪業都是長輩的,國是仁慈的,是關愛百姓的,所以她還是得到了寬恕,活得苦,但終究還是活了下來。缺衣少食導致年幼的她落下了一身病,但她嫁了個好男人,她性情溫和沉靜,因病又怕驚嚇,所以她最看不得男孩子上躥下跳,偏偏堂哥家的兩個淘氣包子淘上了天,她很擔心小雪蓮跟他們玩會磕著碰著。後來發生的事就跟墨菲定律一樣,越是怕什麼越是來什麼,小雪蓮真的受了一次傷,大傷。她在哥家的園子裡跑的時候,摔了一跤,眼睛正摔在一種叫做耙子的尖角上,流得滿臉都是血。父母嚇壞了,以為這是瞎了,但她天生似乎有天佑,孃胎裡那般的都不死,如今也只是有驚無險,血被擦除後,見到只是戳傷了下眼皮,離眼睛太近,醫療條件有限,縫針都沒縫的,隨著年齡的增長,竟連疤都沒留下。那次以後,父母又限制她和兩個侄子一起玩耍了,非要去也可以,但要父親或母親全程陪同,大人哪有那麼多的空閒?所以她總是想去玩,卻不能盡興。即便去玩了,也有父母一直在旁的不住提醒聲,不要跑,不要爬,不要滾,所有的不要,讓她覺得心煩意躁。

第四個夥伴是姨媽的孫子,也小她四歲。這個傢伙倒是性格不淘氣,又因是母親親姐姐的孫子,與母親很親,才經常跟著奶奶到她家裡來,且被允許和她一起玩,偏她最不喜歡這個小侄子,童年的記憶裡他鼻子前面總掛著兩條鼻涕,流下來又吸回去,吸回去又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