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十二月二十六,糧倉旁,曬穀場。

天微亮,曬穀場上再一次人山人海,熙熙攘攘。

冬季寒冷,曬穀場上的人群有的抖抖腿,搓搓手,嘴裡還時不時冒出一團團白氣。

小孩們穿著厚厚的棉服,在空地上奔跑,時而尖叫,歡笑聲迴盪整個曬穀場。

眾家村(大隊)目前50戶近500多人口(包括知青一戶),多的像陳大發一家一戶22人,少的像張柺子家,就一個老母和張烈2口人。

當然這樣22口人比較少數,眾家村因為有大隊長家帶頭,陳民在大孫子滿10歲就把三個兒子分家了,說人多矛盾就多,晚上上個廁所都要排隊,沒勁!

所以正常一戶人數在6到10位最多,還有3到6位一般是人丁少,或者不和父母住被分出去的,比如林驍辰家,和張大柱家。

年底了,要交“任務豬”了。

前幾天大隊已經把達到級別的豬交了上去,剩下的留給隊裡給社員們殺豬分肉,也是一年當中過得捉襟見肘的人家,難得一次見葷的時候。

整頭豬毛重160斤以上為一級,140斤為二級,120斤為三級。

當然隊裡殺的都是二級,三級,還有更差的。

要殺一級豬想屁吃呢,一級不管是交任務也好,價格都不一樣,交任務趕豬路上都倍有面子。

還能得上面的領導的誇獎。

一級豬在這個時候都是難得的,哪個大隊能養出一頭,二頭都高興跳起來。

當然了,再往上的“特級”更是少之又少,養成了還給你綁大紅花戴。

當然是給豬戴的!

大隊裡的豬,一般給家庭比較困難的社員養。

養豬戶還有“工分補貼”,一頭豬可以補貼給兩百多到三百工分。

只要侍候好豬,平時閒的可以還去打打豬草等等,還能多掙一份工分。

莊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豬糞是個寶,莊稼離不了。

所以養豬成了每個大隊,每年必須要養的寶。

天天待它比親兒子還親兒子,養瘦了就等全村人的批鬥吧。

殺一頭交一頭,今年眾家大隊一共養了16頭豬,交了8頭,還剩8頭留著分。

8頭豬趕到曬穀場的時候,有些社員看到都流口水了,這不是誇張的。

近1000多斤的豬肉,目前還是會動的大肥肉。

大嬸大娘們早早就簡單墊好土灶塊,幾大鍋水也燒好了,可以開始殺豬了。

“宰豬的社員準備好,水已經燒好了,後續工作的大傢伙也準備起來。”

大隊一聲令下,後續工作的眾人搓了搓手,迫不及待的樣子。

第一步驟分配好的社員幾人負責按住一頭豬,白刀子進紅刀子出。

“嘶嘶”

早早就在一旁準備的社員,立馬把大盆對準接住熱騰騰的豬血。

“嘩啦啦”

就這樣整個曬穀場,響起了豬的慘叫聲“嗷嗷”,還有人們的喜悅叫喚聲。

平均每人2斤左右,當然你家的工分,決定你能得到什麼等次的肉,畢竟一個豬每個部位的肉是不一樣的。

還有一點,被剃乾淨的豬大骨,排骨和內臟不算,不然最後的人就得到這些,那不得翻了天了。

這些豬大骨,排骨和內臟是最後留著給全村人,煮殺豬飯吃的,或者哪家要點,便宜賣。

今年林驍辰家多了一位成員,所以得到8斤左右的肉。

你說什麼,懷著還沒生的算不算?

只有生出來,在大隊登記了的才算,當然是健存的。

今年下半年,由於林驍辰上工比較勤,也比以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