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百來平方米的倉庫裡,四邊的架子上井然有序擺著各種各樣的貨物,2米高的架子用鋼鐵焊起來,並結合厚度足足有兩三公分的木板搭起來的。

每個架子上分成三層,擺著一箱箱沒開封的貨品,或者數量不多零散的物品。

每個物品都有自己的規劃領地,由體積的大小或重輕從下到上擺著。

比如酒水和陶罐之類的易碎又重的貨品就擺在下一層,針線紐扣和毛線等輕盈不怕摔的東西就擺在最上面一層。

倉庫中間還擺放了一大一小如同會議室用的大木桌子,小的那個木桌子上面擺了兩臺縫紉機和三臺錄音機,同桌子上還擺著一個長80公分寬40的小型半木製半透明膠殼迷你展櫃。

迷你展櫃裡擺著幾款銀黃交加,發著誘人光澤的手錶,有梅花,寶石花,上海等牌子,裡頭還擺放了一款閃著別一樣的光澤瑞士牌手錶。

大的那個木桌子上面擺滿了各種布料,以黑色為主較多,其次到灰色和深藍色,一些豔麗一點的顏色布料數量加起來都不夠前三一個顏色的零頭。

兩個木桌子以7字格式擺放著,缺口的那一邊空地停著四輛整新的腳踏車,有鳳凰,永久,飛鴿。

其中一輛還是一款女士二六帶著車籃子的腳踏車。

不愧是大城市,就連倉庫都有好幾輛庫存貨,不像小地方的供銷社倉庫就是一個擺設的,鼠蟲都不想來光顧的那種。

只打一個寬敞篷亮!

林伯母以前就是供銷社的一員,對倉庫的物品擺置閉著眼都能指出各物品的擺放位置。

林母本人已經體驗過了無數次的家屬福利,也逛過好幾趟供銷社的倉庫,也是熟悉的很。

林驍辰這個有著後世過往的人就那不用說了。

至於兩個年齡小的兄妹倆,只是用清澈懵懂的眼珠子好奇的打量著四周。

最數怔經如同昨天上發飯店吃飯的陳小妹了,正露出無可置疑表情。

天知道原來她們那邊的供銷社的全部貨物都趕不上人家倉庫庫存量的三分一,還沒說對方已經擺放售賣在外頭的呢?!

這還是在大城市處於中等大的供銷社呢,還有更大和最大的就不說了。

陳小妹覺得往後別人說牛能飛上天她都相信了。

沒有做不到的,只有看不到的。

如果沒有,就是還沒到出現的時候。

裡頭還有一位工作人員早在幾人和王超在外頭說話時就已經知曉了大概情況,早早就準備好紙筆在一旁等候著。

要說外頭人能進得了供銷社倉庫就數供銷社的工作人員,每次進來都要簽名登記的那種。

還有一個就是有家屬福利的時候可以帶著家屬進來挑選購買的那種,當然不是隨便什麼家屬都能進來的,第一次進來的家屬名字都是要提前報備,當事的工作人員並簽了保證書,上面同意了才可以。

像林母和林伯母這種常客也是要林君怡提前和上級領導口頭申請才可以帶過來,以防當天過來的人物對不上。

林君怡帶著幾人進入了倉庫,對著角落一處的盧任招呼道:“盧哥,我帶著家裡人過來領福利了,這位是我母親和伯母,旁邊是我親弟弟一家四口。”

林母幾人紛紛對著盧任簡單打了招呼。

盧任在林君怡介紹幾人時對著手裡的本子名單對了對,發現無誤在其上面打了勾。

抬頭對著林君怡幾人說道:“去挑挑吧,你們來的還不算晚,但也不算早,還有一些好的物品等著你們呢。”

盧任來供銷社工作已經有5年多,他是一位退役軍人,白天看守供銷社倉庫人員有三位,他和王超還有另一個大姐。

在三人一齊上班的時候那大姐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