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就這樣收完稻穀又收苞谷,忙碌的日子一段時間終於告了一段落。

這天清晨,村口大榕樹下。

“你知道麼”

“你不知道啊?”

“我知道啊!”

“啥?這你都知道!”

八卦之心,人皆有之!

哪個村都情報處,不是村口就是大樹下,婦女做一群,扯扯東又拉拉西。

誰家的媳婦懶,誰家的媳婦又打自個男人了,誰家的男人偷了人,誰又敲了寡婦的門,東家常來西家短的。

誰家的媳婦不刷碗,哪個寡婦今年又嫁人了,哪家鰥夫今年要討婆娘了,誰家又買了些什麼,大事小事都知道。

好奇的人眼睛像小燈泡一樣一眨一眨,耳朵像天線一樣怕漏了哪個重要環節。

說八卦的人一臉神秘莫測,老神穩當坐在那裡。

讓旁人心裡像螞蟻咬一樣,不免著急的催道。

“林知青這是去鎮上?”張小花是丈母孃同一個村的,也嫁眾家村。

這個時代取名帶花啊草啊特多。

林驍辰微笑回道:“是啊張嬸,這不剛忙完,家裡剛好醬鹽等沒了去買點。”

他今天還特意早早就出發了,沒想到這些大嬸大娘可真行,這天濛濛的村裡的狗都沒幾個叫喚,就坐了近一個標準的籃球隊的人數了。

得咧,還夾著兩三個大爺們!

張小花搓了搓手:“唉,林知青你幫我帶點東西唄。”

“也幫我帶點”幾個大嬸立馬圍過來,你一句她一句的。

村裡鄰居的日常都這樣,一般誰家需要些什麼物品,知道誰去縣城或鎮上的話會讓幫忙購買。

當然了凡事也需要一個度,這不就來了。

“林知青你幫我帶半斤糕點,回來再給你錢票。”

住老丈人家隔壁的譚蘭,是這個村裡出了名,愛佔便宜又不講道理的大媽。

林驍辰撓了撓頭不好意思樣子:“譚大嬸,我沒有多餘的票,我在這裡等一會,你回家拿了票再給你帶吧。”

“你這年輕人真不懂尊老人,大娘腿腳不好還讓來回跑,都說了回來再給你就會給你。”譚蘭再巴拉巴拉一堆。

林驍辰眉眼微微一皺,無奈道:“譚大嬸,我真沒有這些票據了,要不你問下其他嬸嬸們,身上有沒有多的先借給你。”

“要不晚些你看一下還有其他人去鎮上,你再叫他們帶,我這邊趕時間呢。”林驍辰說著看了一眼腕上的手錶,一副很著急的樣子。

“行了譚蘭,平時小氣吧啦的,連一個雞蛋都捨不得吃的人,哪捨得吃這精貴的玩意,別耽誤人家小林的時間。”

說話的大爺是老丈人的堂叔陳民,聽說年輕時也是個混不吝的。

人是挺正義的,年輕時就是有些不務正業,掙一分能花到兩分的那種。

常常掛嘴口頭禪是;掙了錢就該花,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吃到肚子裡用到身上才是掙到!

但在林驍辰看來是個懂享受生活的人,沒看人家捨得吃養的三個兒子,個個都一米八多大個子,人高馬壯的。

小閨女在民國那種吃不飽穿不暖的時候,都上過幾年的學,現嫁到鎮上在國營飯店上班。

在三個兒子都該娶媳婦的時候,住的房子算是村裡最差之一了。

家裡就三間破草房,一間陳民夫妻倆,一間三個兒子一起住,一間小閨女的。

那時很多人都在笑話他,結果他來一句:“我養的兒子那麼高壯,一個頂別人家兩個勞動力還怕沒力氣給自個蓋間房!”

結果沒多久父子四人從村後老山深處裡,扛著兩隻大肥野豬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