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真的?”陳寶兒一時只覺得不可思議。要知道;他長這麼大;第一次看書還是在那位識字先生傅翁的家裡;而且傅翁還死死盯著他;彷彿生怕他一個不小心把書卷弄壞;至於擁有自己的書;那更是痴心妄想。買不起紙;買不起筆墨;他只能一遍一遍在心裡默記著那些內容;而泥地上用草棍樹枝寫了又抹;抹了再寫的字;也不知道重複了多少次。一時間;他熱切地盯著那一冊冊書籍;彷彿恨不得立刻撲上去。
“不過;你阿爺既然說過;你從前都是在地上練習的寫字;你過來;用這筆寫兩個字給我瞧瞧?”
陳寶兒連忙上前;可接過那支筆的時候;他便只覺得比自己用過的農具還重;手竟是有些微微顫抖;而等到蘸了墨之後;素來駕馭木枝寫字應付裕如的他;此時此刻寫出來的字卻猶如狗爬似的歪歪扭扭;竟把他羞慚得滿面通紅。就當他深深垂下了頭的時候;卻感覺到有人輕輕拍了拍自己的肩頭。
“不要氣餒;畢竟從前你家供不起這些筆墨紙硯的開銷;其實只要掌握用筆;用筆墨可比你用木枝方便多了。”
杜士儀微微一笑;繼而就語重心長地說道:“從今天開始;先學握筆;然後再學臨帖。至於臨帖;你不妨先臨虞世南虞公的《孔子廟堂碑》;我這書齋中就有拓本和我當年的摹本;你可以比較看看。你從前無人教導;練字未免不得其法;如今我就先告訴你;臨帖只是其一;讀帖悟帖;亦是不可或缺。行走坐臥之間觀帖存想;而閒時用心揣摩;如此方才能夠在臨帖時得其神韻;而不是隻學了個形似……”
儘管是第一次真正為人師長;但杜士儀曾經在草堂從盧鴻聽講數年;此後又常和名士大儒打交道;積累不可謂不豐富。見陳寶兒聽得認認真真;彷彿恨不得把一字一句全都牢牢記下來;他就笑著說道:“不要一味死記硬背;如果聽不懂的;儘管提出來。”
“是……明公;那我每ri該習練多久?”
“每ri先練一個時辰;不要太多。其次是誦讀;論語你雖則已經能夠爛熟於心;也聽人講過其中含義;但鄉間粗通經史的人;未必能夠jing通要旨;到時候你就先隨我重新溫習一遍。至於詩經;我也會在晚間從頭給你講起。只不過;我既是一縣之主;留給你的時間自然不會太多。”
陳寶兒雖則年少;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他天xing聰穎;懂事又早;也曾經央求過他們識字的那個傅翁教授講讀;又深得其喜愛;故而學到的遠比別人多;可對方也從來沒有指點得這般細膩。知道這樣的機會珍貴而來之不易;感激涕零的他聽到杜士儀還說能留給自己的時間不多;他幾乎不假思索地跪下說道:“我一定會用心讀書習字;絕不會讓明公失望”
“起來。”見良才美質沉於淤泥之中;杜士儀最初只是賞其直言一時惜才;可既然把人引到了身邊;他就決定用些心思。
嵩山草堂如今已經成了貧寒讀書人的聖地;而盧鴻jing力有限;他那些師兄們恐怕也都有數不盡的事情要做;再說以陳寶兒這樣微賤的出身;這樣薄弱的基礎;去那種人才濟濟的地方;不見得是好事。於是;等人起身之後;他就笑著說道;“ri後不要一口一個明公了;就叫我杜師;你也算我第一個弟子。
陳寶兒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睛;隨即喜形於sè;立時再次跪下砰砰磕了三個響頭:“弟子拜見杜師”
杜士儀親手攙扶了小傢伙起來;正要再囑咐勉勵兩句;外間卻有從者通報道:“郎君;崔翁攜長孫來見。”
聽到是崔澹;杜士儀不禁暗自斟酌了起來。此前李天絡和客戶爭田一案;崔澹也算是給他通風報信;讓他知道李天絡和縣丞於陵則縣尉王銘本就甚為熱絡;這次還特意送了一份不菲的禮物讓二人裝病;更不要說崔澹還第一個捐出了千貫錢;開啟了籌資興修水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