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終於在嚮導的指引下;抵達了宿處;也是今後的任所時;看清楚扼守官道正中的關卡;以及大興土木的眾多屋舍時;仍然是心情沉重。

無城之縣也就罷了…可整座懷仁縣最像樣的屋舍;大約就是旁邊那驛站和客舍了這還真是一窮二白的典型啊

第一卷當時年少青衫薄 第五百九十七章 弄巧成拙

正如崔儉玄說的那樣;為了給幼子起個好名字;他就差沒把九經給翻爛了;最終方才定下了一個自以為不錯的名字——朋。然而;對家裡人一說;杜十三娘還好;正好回來探望母親的崔九娘卻把他慪了個半死;硬是說他就是想著狐朋狗友;所以連兒子名字都會瞎取一氣;朋字哪有鵬字威風?最後;還是崔五娘幫了他一把;這才讓他辛辛苦苦起的名字沒有白費。

已經是三個孩子的父親了;在外頭大多數時候都能端著沉穩的樣子;但一回到家裡;崔儉玄立刻沒了正形。這天傍晚;高高興興的他從外頭回來;徑直興沖沖地來到了妻子的寢室;見兩子一女全都在杜十三娘身邊笑鬧著;他猛地彎下腰一手一個把崔琳和崔朗齊齊抱了起來;轉了個圈子把兩個尖叫的小傢伙放下;這才又去看了看襁褓中呼呼大睡的幼子崔朋;有些遺憾地嘆了一口氣。

“這小子怎麼老是這麼懶;成天見他幾乎都在睡覺;比他阿兄阿姊懶多了

“孩子還小呢。”

杜十三娘知道丈夫的脾氣;親自起身給他脫去了外袍;又為他換上了家居便服。可還不等她開口問外頭的情形;她就只見崔儉玄突然伸出手來;緊緊握住了自己的柔荑;因笑道:“十三娘;我可有一個最好的好訊息告訴你這馬球參軍我終於不用再當了我已經得了準信;這幾日就會轉任太原府。唉;我還想著能去朔州或是蔚州;也好距離杜十九近一些;可結果別人覺著我拱手讓出大權;過意不去;竟硬是給我擇了太原府的陽曲令。”

一外放便是一個縣令;這還只是崔儉玄仕途上的第二任官;杜十三娘也大為訝異。想當初杜士儀自萬年尉而左拾遺;還在麗正書院中修過書;這也不過放為成都令;即便陽曲不及成都富庶;但卻是在太原府下轄;亦是緊要之地;足可見別人對崔儉玄主動讓位的酬謝重得很。見崔儉玄高興之外仍有些懊惱;她見屋子中沒有外人;便笑著在丈夫的面頰上輕輕吻了一下。

“不要緊;太原到雲州就已經不遠了。你能為了我和阿兄;不惜外放;我已經很高興了。幸好阿孃寬容……”

“阿孃一直說我得出去歷練歷練;哪裡會攔著我外放。”崔儉玄被妻子那一吻鬧得心猿意馬;忍不住就攬著人坐下了;眼神之中滿是對此次離京的憧憬和嚮往;“兩京雖好;可遍地都是達官顯貴;說話不能好好說;做事更是處處掣肘;我早就膩歪了。還是杜十九聰明;三兩下就躲出去獨當一面了;你看看他去年一年折騰出多少事來;多風光?你那嫂子才嫁給他幾天;一下子就封了縣君你都給我生了三個孩子;我可不能輸給杜十九”

見丈夫竟是被激起了好勝心;杜十三娘只覺得又好氣又好笑;可更多的卻是欣慰。趙國公爵位早就由崔儉玄的長兄崔承訓丨襲了;但入仕之後卻談不上多順暢;這也是大多數勳臣子弟的通病了。大唐從開國以來;每朝封的國公都有幾十個;子子孫孫襲爵下來;怕不早就二三百了。崔承訓丨還算是人品能力都不錯的;在朝中也只能混跡在太常寺這種地方;而崔儉玄不可能再和長兄去爭崔氏的資源了。

“既然如此;這幾天我就悄悄把行裝打點一下吧。”

對於崔儉玄的調任;崔家上下心照不宣;趙國夫人心裡不捨;嘴上卻說得異常硬氣;只囑咐杜十三娘隨去任上好好看著崔儉玄。崔五娘則是在崔氏家奴部曲之中仔細遴選;挑選了二十多個穩妥可靠的。然而;就在上上下下預備停當之際;這天午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