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八卦娛樂,聽到或看到這句話,你一定會猜想它如果不是出自唐詩宋詞之篇章,也是出自名人大家之老嘴。錯!它出產自上海音樂電臺“動感地帶”主持人小什麼來著之嫩唇。事情是這樣的:好像是前天(2009…12…25)吧,小什麼來著在主持節目的時候,收到了一封聽者來信,信的大意是這樣的——求你們不要說上海話了,我討厭上海人——小什麼來著把這信一字不漏地念了出來之後,然後就在電臺裡很溫柔地說:如果你討厭上海人,就請你“團成一團,圓潤離開”。此語一出,網輿大譁,口誅筆伐,唾沫紛飛。當然也有力挺者,說是你外地人無聊無理在先,上海人小什麼來著罵人在後,“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哪有這樣的道理?吵吵嚷嚷,不可開交。罪魁禍首是“上海話”。之前有《新民晚報》的編輯李大偉編髮了一篇有“說上海話的人沒文化”之字眼的文章,不但惹怒了“上海小癟三”,也*了已經退居二三線的上海老領導,據說李大編輯還因此下了崗失了業。方言這玩藝有沒有文化,或者說文化的底蘊豐不豐厚,此非三言兩語所能釐清——一般人也沒那本事——但方言就是方言,總有它存在的理由。中國這麼大,民族那麼多,方言自然也就多。有的人一句“普通話”也聽不懂更不會說,說的都是地道的方言,“書同文車同軌”尚且還不能完全達到,還別說什麼“語同音”了。在自己的故鄉,或在他鄉遇老鄉,大家說的絕不是什麼“普通話”,如果不小心吐出那麼一句,別人會罵你“片京腔片官腔”,肯定會招來一頓奚落與嘲笑,我每從廣東回到湖南鳳凰老家時就常常有此經歷。所以上海人說上海話,是天經地義的事,並不值得非上海人大動肝火——問題是電臺是大眾傳播媒介,它的受眾又全非上海人,且在上海,正宗地道的“上海人”也是少數,你嘰哩咕嚕一大串,非上海人聽得是一頭霧水,動一動肝火,也是在情理之中——扯遠了,言歸正傳。

搞清楚了“團成一團,圓潤離開”的來龍去脈,知道它是一句罵人的話,也就是“滾蛋”之意,才覺得不但上海的經濟在全國首屈一指,上海的“海派文化”別具一格,上海人的“海罵”也是“白裡透紅,與眾不同”,別出心裁,獨樹一幟,文化味十足——上海人的文化底蘊,由此可見一斑。罵人的是是非非,不在品評之列,我只就事論事,就句子論句子,來對這句 “海罵罵錄”進行一番賞析。

它含蓄、文雅。討厭、反感一個人,或者被他人所激怒,“罵”是最佳的表達方式。同為“罵”,地域不同,生活習俗不同,“罵”的形式也就不同。山東人罵人,罵的是“你奶奶個熊”,廣東人罵人,開口就是“丟你老母”,四川人罵人,罵的是“你個龜兒子”,湖南人罵人,出口就是“老子日你娘”,風靡一時的“娘希匹”由我們的“蔣大總統”向全國推廣,浙江人的罵人之語也就人人皆知。號稱“國罵”的“他媽的”,為全民所熟知所掌握所運用。現在年輕人滿嘴“我操”“我銬”,大家都知道他“操”的是什麼“銬”的是什麼。這些罵人之語,別人一聽就明明白白,自然不用費心勞神地去猜測。以上羅列的幾種,既粗野又淺陋,實在沒文化,沒品位。但“團成一團,圓潤離開”,這句“海罵”就不同了,明明是叫別人“滾蛋”,卻說的如此典雅、含蓄,你有感情地多朗誦幾遍,有條件的話配上音樂,一定像是《詩經》裡的某一句,沒有一點文化,你還真不知道是在罵人。並且它還很文雅,很優雅,像情人之間的嗔怒,而“滾蛋”多少有些疾言厲色,青筋暴突,粗魯粗暴的味道,也有點“潑婦”,讓人接受不了。當代人的含蓄與文雅,特別是年輕女性的含蓄與文雅,已成凋蔽之勢,有人對此憂心忡忡,大嘆“人心不古,世風日下”,有了“團成一團,圓潤離開”這一句,那些杞人憂天的人,可以好好地睡上一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