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頁(第2/3頁)
章節報錯
之前在任邑,已遭過一次襲擊,險些丟命。
&ldo;現下不是追究罪責之時,眼下有要事。&rdo;吉秉的聲音冷靜,他一出聲,任嘉便就安靜,他是吉秉的學生。吉秉掃視任嘉和自己的兒子吉華,聽聞姒昊有性命之憂,兩個年輕人都急得眼眶發紅。吉秉對任君說:&ldo;君主,讓華去趟角山,探看他傷情,他事再議。&rdo;
任嘉請求:&ldo;君父,由我去。&rdo;
任君沒理會兒子,他對吉華說:&ldo;華,你明日一早,趕往角山。&rdo;吉華領命,上前應道:&ldo;是!&rdo;
&ldo;阿父。&rdo;任嘉懇求,他內心痛苦而自責,矛盾而羞愧,為了不與晉夷公開為敵,他們目送姒昊離去,他們屈服於晉夷的威懾,放棄了對姒昊的庇護。
任君斥語:&ldo;換你去又如何?&rdo;
是啊,又如何,任嘉不會醫術,他去也於事無補,但若是彌留之言,臨終一面,於情理,任嘉有十足的理由要求。
任嘉年長姒昊一歲,做事卻遠遠不及姒昊深思酌慮,沉著冷靜,他太過感情用事,這是不讓他去的原因之一,主因,則因他是任君嗣子,他前去角山,任邑還不知道要有多少人猜測他去幹什麼,要弄出大動靜來。
任嘉默然,他退到一旁,顯然他也知曉自己的要求不理智,內心卻非常悲憤。他一直反對姒昊離開任邑,他寧願冒著和晉夷當面開戰的風險,也不願捨棄他的手足。
任君根本不理會兒子的情緒,自去跟任昉詢問弓手之事,聽聞還有一位弓手在追捕,頗為惱火,命令任昉:&ldo;你回去告知任銘,無論他藏於何處,即使把角山燎了,也要將他搜出來!若不能抓到弓手,我拿他是問!&rdo;
不得讓這位弓手離開任地,一自然是為姒昊報仇;二,此人在任地流竄多月,一旦回晉夷復命,對任地相當不利。
之前追捕不到弓手,在於他藏匿山林,又是神弓手,不乏食物。任地許多老林子人跡罕至,根本無從下手,而今他出現於一水一山阻隔的角山,那是一座孤地,必讓他死在那裡。
&ldo;是。&rdo;任昉領命,將頭低下,大聲應道。
任昉心中不安,怕任君責問起他父親的失責,然而任君並未再說什麼,只是讓他退下。任昉舒口氣,獨自下堂。
離開大殿時,任昉從任嘉身邊走過,發現這人的臉上竟有淚痕,他悲慼而憤怒。任昉有一種猜測,姒昊會不會是被藏在宮城裡,陪伴任嘉長大?難以想像,姒昊生長於宮城,卻去角山那樣荒涼的地方當了貧困的牧人。
任昉走後,吉華也從堂上退下,他來到任嘉身旁,低聲問他:&ldo;我明早便啟程,你有什麼話託我帶去?&rdo;
任嘉不語,起身跟隨吉華,兩人走出大殿,走出老遠,任嘉才跟吉華說:&ldo;無論如何,你告知昊,若是他日我為任君,必為他報仇。&rdo;
吉華看著任嘉泛紅、噙淚的眼睛,覺得這句話,可挺微妙,他不敢接,只是說:&ldo;昊走時,毫無沮意,你我都知,他的性情最是剛毅,他必能撐過這一劫。&rdo;吉華真心覺得如此,他相信姒昊不會這樣死去,他的人生才開始,&ldo;你別忘了,大巫的話,阿昊不畏弓箭,箭無法奪走他性命。&rdo;
聽得這句話,任嘉心中多少有些寬慰,他親眼目睹姒昊躲過致命一箭。帝子,才不會這麼輕易死去,他一定沒事的。
大殿裡,任君目送兒子和吉華結伴離去,他對吉秉說:&ldo;我何嘗不想留他在身邊。&rdo;
任君口中這個&ldo;他&rdo;,說的便是姒昊。帝妃是任君的姐姐,姐弟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