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打造藥都(第1/2頁)
章節報錯
4月初,山上的山野菜下來了,比往常稍微早了幾天。大自然好像有愧於去年蘑菇的減產,今年的山野菜產量喜人,村裡的老人都說,上次這樣收菜還是在十幾年前。
老天爺賞飯吃,全廠忙得沒黑天沒白天,但也上下一片喜氣洋洋。
這樣的忙碌一直持續到五一種地,才略微有所緩解。
中午吃飯時,陳秀玲打電話過來。開口便問陳秀麗最近看新聞了沒有?
陳秀麗已經連著三天,每天睡覺不超過5個小時,哪裡還有時間看新聞。
“最近忙著生產,沒看,怎麼了?”
陳秀玲在電話另一頭給姐姐唸了一段新聞原稿:“隨著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的實施,省里正在全力建設撫溪生物醫藥產業基地,打造中國藥都;依託生物醫藥產業,在申南和撫溪之間,建設一座生態新城。”
陳秀麗放下筷子,微眯著眼,從字裡行間體會這條新聞背後的分量。
“姐,你知道基地規劃的地方在哪嗎?”
申南與撫溪兩者相隔不到100公里,既然是在它們之間,陳秀麗很快猜到了,“是不是你們新校區那裡?”
“姐,你真的很敏銳,我問過老師,他說不單是我們學校,醫科大學,中醫藥大學也會入駐基地,不過以什麼形式,現在還沒有定論。”
“這是個好事,尤其是你這個專業的畢業生,將來進駐的企業多了,就業就不愁了。”陳秀麗替妹妹高興。
“不是呀。”陳秀玲發覺這個時候姐姐又不敏銳了,“我畢業還得好幾年,而且我們這個專業必須得考研讀博。”
“知道你得考研考博,那正是時候啊,政策剛剛頒佈,到實施,入駐,發展都需要時間,等你畢業的那會兒正是好時候。”
“哎呀!”陳秀玲跺起了腳,“你不要想著我,我看你這兩年雖然有加工廠,藥材的生意也沒停,我給你打電話是提醒你,政府想要打造藥都的名片,對藥材產業一定會有相關的扶持政策,你留點心。”
陳秀麗搖搖頭,這幾天睡眠不足,她的思考能力處於停頓狀態,經陳秀玲提醒,她才醒悟過來。安徽亳州,江西樟樹,這些全國有名的藥都,早都形成了中藥產業叢集,吸引著全國各地的藥廠,醫藥公司。反倒是東北,一直是小打小鬧,沒有形成區域性有影響力的交易產業中心。
這幾年除了山野菜,菌類種植,藥材也一直是政府扶植的專案之一。撫溪市的地理環境其實特別時候發展中草藥,陳秀麗隱隱覺得,倒騰藥材要趕上好時候了。
又過了幾天,收購接近尾聲,陳秀麗開車去申南找林玉琴。
幾個月沒見,林玉琴當初押車去廣州瘦的十斤肉,不僅如數長了回來,還加了不少的利息。
林玉琴穿著運動背心,讓陳秀麗幫忙往身上纏保鮮膜,據說這是一種新型的減肥方式,可以燃燒脂肪。
“這事在我周圍都傳炸了,晚上我領你參加一個飯局,聽聽他們都怎麼說。”
林玉琴纏完了肚子和腰,又纏胳膊和大腿,陳秀麗十分懷疑這種減肥方式的作用,“纏著就行,不運動,也不少吃?”
“是啊,今天是第三天,我感覺有用,一會就開始出汗了,運動不也出汗嗎?效果一樣。”
陳秀麗欲言又止,這兩者怎麼能一樣,減肥無非兩條路,管住嘴,邁開腿,偏偏林玉琴哪種都做不到,只好找一些奇奇怪怪的方法。
“那你夏天千萬別這麼幹?”
林玉琴不解,“怎麼了?我夏天不苦夏,照樣長肉。”
“不是。”陳秀麗戳著林玉琴的小肚腩,“我怕你中暑。”
飯局定在了香格里拉,做東的是仁興藥業的紀總。先前他想吃下陳秀麗和林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