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定下廠址(第2/2頁)
章節報錯
司採取的完全是現代企業管理模式,每一個員工都籤合同,交社保,甚至還有競業協議。
“我們的飲片廠以後要面對大型的藥企,藥房,甚至醫院,如果還是加工廠這樣的情況,換成是你,你會願意合作嗎?你和小琴也考察過小的飲片廠,說得好聽是廠子,其實就是小作坊。我相信,這不是你想要做的企業。”
陳秀麗被說的心服口服,她虛心請教,“姜叔,你說的企業管理模式我認同,我也願意在飲片廠實施,可是這和在不在黃泥崗辦廠沒有衝突。”
“的確沒有衝突。”姜維新沒有因為陳秀麗的死心眼不高興,相反他很高興,這些年他見了太多在時代的風口成長起來的企業,有句話說得好,風口的豬都能飛起來。可是真正決定這頭豬飛得多久,多高的是企業的良心,而這點恰恰取決於企業執劍人的人品與底線。
“花無千日紅,人無百日好。”姜維新的聲音裡帶著一絲沉重,“眾口難調,把企業建在家門口,你能保證讓所有人都滿意嗎?如果不能,村裡老頭老太太上門,圍著你家,或者廠子不走,你能應付得來嗎?”
陳秀麗沉默了,她想起加工廠成立之初,陳家的親戚,想方設法要來廠裡上班,當時她很果斷地拒絕了。這看似不相干的兩件事,其實本質是一樣的,只是自己沒看破,幸好還有姜維新為她把關。
“姜叔,你當年有後悔過嗎?”
姜維新的笑聲透過聽筒,傳到陳秀麗耳朵裡,“沒有後悔,只不過家裡被人砸玻璃,澆大糞的時候,難免心寒。”
廠址就這樣定下來了,陳秀麗開著車又跑了一趟,從黃泥崗上高速,單程1個小時,不心疼過路費,也還能接受。
第一場清雪飄過,村裡又開了一次村民大會,主要商量種植龍膽草的事情,陳秀麗在會上和村裡承諾,會收購黃泥崗種植的龍膽草。有了銷路,村民種植熱情被點燃,幾乎家家都報了名。
又因為村裡沒有技術人員,劉德水提議由村委會出面,邀請陳曉明來做技術指導,付給他一定報酬。陳秀麗見大家熱情高漲,私底下找劉德水商量,在村委會空出一間辦公室,由她出錢,給村裡購買一批種養殖技術相關書籍,成立閱讀角。
劉德水高興的鬍子都翹了起來,合不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