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人工挖出來的?”紹布蹲在雪地上,看著石坑說道。

一聽到這個疑問,大家像是發現了新大陸一般,馬上圍了過去。

湊近一看,發現眼前的石坑的確呈非常規則的圓形,直徑大概有十多厘米。

在這種接近半山腰的位置,只要發現人工活動的痕跡絕對是不正常的。

不過,這種不正常反而是他們最希望看到的。

王凌迫不及待地拿著工兵鏟,把石坑周圍的雪刮掉,以便更加清晰地觀察這個石坑。

刮開之後,發現這個石坑嚴格意義上來說都不能叫石坑,因為它是一整塊大石頭上的一個洞,應該叫石孔更為貼切。

看到這個石孔,劉潛總覺得非常眼熟,在腦袋中搜尋一番之後,恍然大悟說:“這個石坑很有可能是固定木樁留下的石孔,我以前閒來無事刷小影片,曾經看到過有人在唐昭陵遺址的石頭上發現有不少圓形石孔,長得跟這個一樣,是原來修建棧道留下的。”

根據史料記載,昭陵的地宮,鑿建於山峰南坡的山腰間,從墓道至墓室大約250米,前後安置了好幾道石門。

因地宮四周山勢陡峭凹凸不平,於是就沿山鑿石架有棧道,以便上下。棧道繞山腰400多米,盤曲而上,直達墓道口。

後來,為了墓道的隱秘性,拆除了所有棧道。

最終,昭陵的陵寢高懸,與外界隔絕。

“你的意思是以前這裡也可能建有棧道?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很明顯我們是找對了地方。”王凌笑著問道,看得出來他已經難以抑制內心的狂喜。

“也有可能修建的不是棧道,而是一條路,便於修建陵墓的人力和物資運輸的道路。”劉潛回答道。

“光憑一個坑就斷定這裡曾經有條路,感覺還是太武斷了些,得再找找有沒有其他的證據。”孫婕英雙手疊抱在胸前,同時右手撐著下巴思考著。

王凌頓時像是頭頂被澆了一盆冷水,同時也驀然發現孫婕英並不是表面上看起來的那樣,四肢發達、胸大無腦,有時也心細如針。

劉潛也是愣了一下,側過頭看了一眼孫婕英,心想這麼有水平的話居然從孫婕英口裡說出,的確讓他有些刮目相看。

察覺到他們幾個震驚的神情,孫婕英頓時不高興了:“嘿!嘿!你們這是什麼表情,懷疑我的智商是不是?本姑奶奶只是平時不愛思考而已。”

王凌他們則報以意味深長的微笑。

:()從最慘吃播,到億萬資產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