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曹操:我悟了!高就先生我悟了!!(第1/3頁)
章節報錯
曹操率領大軍出征徐州。
他已經秣兵厲馬很長時間,糧草又充沛。
同時佔據著正當的理由,所以剛出手,便立刻呈現出了摧枯拉朽的氣勢。
直接就拿下了徐州的五縣之地!
琅邪郡一半的地方,都到了曹操手中!
初戰得勝,曹操以及曹操麾下的眾多將領,一個個都是非常振奮。
夏侯惇,曹仁,夏侯淵等人更是向曹操請令。
表示他們願意帶領兵馬,四處出擊。
以更快的速度,將徐州更多的地方給拿在手中。
但面對夏侯惇等人的請戰,曹操卻選擇了穩紮穩打。
決定先將拿到手中的這五個,給穩固住。
在這五個縣當中,實行仁政。
實行仁政當中的最為重要的一條,便是打擊當地的一些豪強。
將獲得的一定的土地,分給當地的百姓。
當然更多的,還是用來組建民屯,進行屯田。
同時,曹操也在整頓當地的吏治,真心的為這幾個地方做出實事。
這是張成給曹操,所提出的意見。
在之前進行商議之時,張成就曾經對曹操說過。
真正的攻城略地,並不是說看你攻打下來了多少城池,又佔據了多少土地。
而是說,能不能將所攻佔下來的土地,真正的歸自己所有。
能不能在那片土地上,建立自己的統治。
能不能讓當地的百姓,心向於你。
能不能在那裡推行政令,並讓人給執行下去?
可不可以在那裡收取賦稅?
這些都給做好了,那這個地方才算真正的屬於你。
“主公此番攻打徐州,不要操之過急,只需穩打穩紮穩打就行。
尤其是最開始之事,一定要推行仁政,將主公的名聲給打出去。
此番主公,本身就是以有道伐無道。
是陶謙此人做了不義之舉在前,主公這邊對他動手,是理所當然。
再加上有仁政,主公這邊的名聲給傳揚出去,那麼再接下來,攻其徐州的其餘地方,就會容易的太多。
民心所向之下,甚至於有很多的百姓,會為你攻打徐州陶謙,提供意想不到的幫助。
眾多百姓們的要求並不多。
他們的想法很簡單,只想能夠有一個比較安靜的生活。
不奢求吃飽,只奢求能夠活下去。
誰若能夠對他們好一點,他們就會將誰給記住……”
張成道這個諫言,若是別人提出來,曹操絕對不會如此去做。
因為他覺得,太過於婆婆媽媽,一點都不爽快。
但出自張成之口,自然是另當別論。
在張成這個武力超強的文弱謀士身上,他已經感受到了很多的奇蹟。
他願意相信張成說的話,想要這樣試一試。
倘若按照張成所說的那些話,進行實行,當真能夠起到奇效的話。
那麼他不介意,在今後都如此做。
當然,若是效果並不理想,那麼他曹操也可以在接下來,繼續進行迅速的攻伐,並不損失太多東西。
原本很多的徐州百姓,對曹操大舉前來進犯,是人心惶惶。
畢竟曹操之前的名聲,不算特別的好。
再加上陶謙這邊,之前有意安排一些人進行籌劃操作。
所以他們對曹操的牴觸情緒,很濃。
但現在隨著曹操這邊,檄文的傳播。
大肆宣揚陶謙在之前派遣部下,劫殺他的父親之事,他此番誓要為父報仇。
以及曹操在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