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音和系統都靜靜地看著事態的發展,符語的教會日益壯大,她的所作所為在道修中也漸漸傳開,引來諸多紛擾,褒貶不一。

一日,符語又出門行善積德,救了一位落魄皇子,後來這位皇子登基了,造福一方百姓,符語覺得自己的機會來了,這功德不會比皈無拯救那個村醫來得少。

但事與願違。

符語的確感覺到隨著香火信仰的繁盛,和功德的累積,她能明顯感受到體內能量充盈,卻遲遲都摸不到晉升的邊界,她甚至難以入定,道心浮躁。

她又去拜訪了皈無,將困境告之對方,對方卻只問了她三個問題以示回答。

“你救的那個皇子,真的就那麼巧成了個好皇帝?”

“你還相信你的道嗎?”

“你的道心還純粹嗎?”

三個問題,直擊符語的靈魂深處,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救人之前就知道那人是皇子,她用她修仙者的身份,暗示並許諾他只要他善待百姓,就允他壽歲昌勇,青春永駐。

在她的師門中,從小就千叮嚀萬囑咐,修士不可傷害凡人,更不能干涉世俗界的執行,除非有道修主動干預,才可出手制止。

她違背了師門教誨和自己道心的初衷。

但符語想不明白,難不成他們佛門弟子就真的那麼無私?佛法中的因果論就真的是純粹大愛嗎?她不信!

於是她問皈無:“功德是誰判定的?論跡還是論心?論心世上無完人,難不成你們佛門中的得道高僧都是聖人不成?如果說論心而定,那若是好心辦了壞事,這算功德還是業力?”

符語問出了聞音的困惑,她不由自主地屏住呼吸,等待著皈無的回答,但他的回應只有無邊的沉默。

符語在他這裡沒有得到答案,反而還亂了道心,她又開始四處遊歷,同時有意結交其它的佛修,卻陷入了更大的迷霧中。

更讓她沒想到的是,她當初自以為的“行善積德”竟然事態走偏,釀成了禍端。

那位被她所救的皇子,在世俗界意氣風發,逐漸不滿足於僅是一個小國的君主,他有著先人賜予的丹藥,總得有點豐功偉績去支援漫長的人生,於是他開始開疆擴土,至於對符語的承諾,他私以為將敵國受苦的百姓,納入自己的羽翼,免其災苦也算是善待百姓,至於戰爭帶來的傷亡,那是破而後立不可避免的代價。

但人算不如天算,皇帝手中有仙人贈與的丹藥一事洩露了出去,他被最親的人背叛,落得個被拋屍荒野的下場。

為了那瓶丹藥,七國戰火不斷,二十年後,重回故土的符語發現這一小片大陸都成了人間煉獄,百姓流離失所,而她的信徒們為她建造的道觀也早就廢墟,活下去都難又哪管什麼信仰?

望著自己被砸壞的石像,符語能清晰地聽到自己道心破碎的聲音。

她心知她不應該再沾染世俗界的因果了,但還是不忍因她帶累的凡人生靈塗炭,她幾乎是快刀斬亂麻般結束了戰亂,將發起戰爭的人斬盡,再用大仙力恢復戰火燎原過的土地,行善佈施……

亂世中的百姓將她當成了天外仙女,她倖存下信徒,更是陷入了對她狂熱的崇拜中,自發地給她傳教,她也因此獲得了無上功德。

但符語卻並沒有因為龐大的功德之力而獲得晉升,望著那些把她當成救世主的百姓,她只覺滿目瘡痍,她知道她必須得重塑道心。

於是,她回到了宗門,向師門坦白了她歷練時的所作所為,師門震怒,給她的處罰是關在懸風崖上思過百年。

懸風崖上罡風每刮一陣就會帶走修士的神識和靈力修為,待百年之後符語就算是不成廢人,她的修為根基也毀完了。

符語接受了這樣的懲罰,懸風崖上猛烈的罡風反而能讓她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