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元代的蒙古族為例,我們可以從中看出民族融合的一些端倪。元朝統一全國後,蒙古族主要分佈在嶺北地區、中原及南方地區、西北地區。

嶺北地區是蒙古族的大本營,是大蒙古國的統治中心,也是蒙古族最集中的居住地。蒙古統治者歷來十分重視嶺北地區的農牧業和手工業生產。早在成吉思汗時,就命鎮海領所俘漢民萬人闢地屯田,並因此修築了鎮海城(今蒙古科布多東)。以後各朝又將中原所俘漢民遷到克魯倫河上游、和林附近從事屯耕。

元朝建立後,忽必烈繼續在嶺北地區進行大規模屯田。1272年至1293年的22年間,曾十多次調動大批漢軍、南宋降服軍、南人及蒙古軍民,給予耕牛農具、種子衣裘、鈔幣等物,於克魯倫河、吉利吉思、謙謙州(今葉尼塞河上游一帶)、上都等地開闢農田,從事屯種。這些屯田在各族軍民的辛勤勞動下,成績很好。武宗至大年間,重新恢復稱海屯田,每年得米二十餘萬斛。以後元代的歷任統治者對蒙古地區的農業生產都採取了積極扶植的態度。

蒙古地區歷史上一直是遊牧地區,遊牧經濟由於其產品的單一和自然條件的限制,常常不能自給。有了農業之後,有力地保證和促進了畜牧業生產的發展。

與此同時,蒙古地區的手工業也有了發展。除了製革、皮毛、煉乳、制氈、弓箭等手工業外,這時也發展起製陶、冶鐵、建築等行業。出現了和林、上都、集寧等城市。在和林有許多漢族工匠,他們從事建築、製陶等手工業。上都也是一座規模很大的城市,有雄偉的宮殿、衙署、寺院,居住著蒙、漢各族人民,商業很發達。

另外,入居內地的蒙古人主要是蒙古的上層貴族、各級官吏和軍士。普通的蒙古族士兵大都作為蒙古軍、探馬赤軍駐守在全國各地,他們屬於軍戶,世代為士兵,戰時打仗,平時大部分務農或是從事軍工生產。普通蒙古平民也有一些生活在內地的,還有的因破產淪為驅口。這些蒙古人和中原的其他民族也在不斷的融合中發展著。

邱樹森先生說:這些進入中原的蒙古族人數遠不能和廣大的漢族人民相比,為了統治的需要,也為了生存和日常生活的需要,許多蒙古人努力學習和掌握漢文化。最高統治集團中,向真金太子、仁宗、英宗、文宗、順帝,大臣中如拜住、脫脫等,都有較高的漢文化素養。蒙古官宦之家及普通平民中,也出現了不少用漢文從事理學、文學、史學、書畫創作的儒生。

例如木華黎第七世孫朵兒直班就曾悉心鑽研經術,熟讀程朱理學,為順帝講學時,採集先儒名言,著《學本》《君道》《臣職》《國政》四卷,順帝賜名《治原通訓》。朵兒直班還是一位詩人,尤其精於五言。

蒙古上層貴族多信奉喇嘛教。忽必烈尊吐蕃僧人八思巴為國師,命他用藏文字母創造蒙古新字(八思巴字)。喇嘛教在元廷中尤其盛行,每年用於佛事的費用不計其數。

元朝滅亡後,大批居住在中原內地的蒙古人沒有返回漠北,一直與漢族和其他各民族友好相處。至今,雲南、河南、湖北、江蘇、河北等地許多蒙古族就是元代蒙古人的後裔。

除此之外,蒙古向外擴張後,西北的畏吾兒、哈剌魯、西遼最早臣服和征服,以後又多次發動西征,在西北和域外建立了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欽察汗國和伊利汗國,因此,蒙古人移居西北和域外的數量很大。久而久之,元代西遷的蒙古人中,除了一部分仍然保持自己的民族特點外,相當一部分與其他民族融合在一起,組成了新的民族共同體,於是,西北地區和域外在民族格局上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忽必烈的孫子阿難答被交給伊斯蘭教徒撫養,他從小背誦《古蘭經》,學會了阿拉伯文,成為虔誠的穆斯林。1280年襲封為安西王,封地在今甘肅、寧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