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頁(第1/2頁)
章節報錯
理學與文學共結連理
漢武帝時,漢臣蘇武奉命出使匈奴,被扣押於北海(今貝加爾湖)。匈奴人對蘇武威逼利誘,但他手持漢朝符節,誓死不屈,一直到漢昭帝繼位,派人索還漢使蘇武。匈奴謊稱蘇武早已病死,漢使就謊稱大漢天子在上林苑射雁,其中一隻大雁足系蘇武親筆所寫帛書,講明他本人仍在北方沼澤中被困。匈奴人驚惶,忙派人找到蘇武,把他送還漢朝。
後人把昔日漢使所編的&ldo;故事&rdo;演繹成真。據《元史》載:&ldo;汴中民射雁金明池,得系帛,書詩云:&r;&l;霜落風高恣所如,歸期回首是春初。上林天子援弓繳,窮海纍臣有帛書。&r;&l;後題曰:&r;&l;中統十五年九月一日放雁,獲者勿殺,國信大使郝經書於真州忠勇軍營新館。&r;&l;&rdo;
元世祖元年,郝經佩金虎符,充&ldo;國信使&rdo;,帶大批從人出使南宋,&ldo;告即位,且定和議&rdo;。結果,郝經行至宋境,賈似道怕自己在鄂州私下與忽必烈議和納貢之事被宋帝知曉,命李庭芝派人把郝經軟禁在真州。這一囚,就是整整16年。
郝經是遠超初年著名的理學家和文學家,郝經在中國理學思想發展上佔有一定的地位。他在中國思想史上上接唐宋,下啟明清,在金末元初這個動盪的歷史時期中為儲存、傳播和發展中國文化作出了積極貢獻。在文學上,郝經提出了&ldo;內遊&rdo;獨特的作家修養論。他說:&ldo;至矣哉,詩經於王政如是之切也!於人情如是之通也!於治亂如是之較且明也!故有國君人者,不可以不讀詩。&rdo;還說:&ldo;美而不至於諛,刺而不至於詈,哀之也而不至於傷,樂之也而不至於淫。&rdo;在文學上強調理學中的&ldo;中和之美&rdo;。體現了他把理學和文學完美結合的思想。
李治安先生對此評論說:與唐宋詩詞章句的考試內容相比,以理學為考試內容的變革是一種進步。
理學和文學共結連理是元朝文化的一個特色。忽必烈主政以後較窩闊臺汗和蒙哥汗更多地吸納了儒學的治國思想。至元朝中後期,元朝開始實行科舉考試,而考試的核心就是許衡提倡的朱子理學,並影響明清兩代。在元朝,程朱理學成為官方的意識形態,在正統思想意識上一直處於主導地位,對元代正統文人的文學思想和詩歌創作產生了深刻影響。與元曲作家不同,元代詩人主要是具有正統思想計程車大夫,有些詩人本身就是理學家或理學中人,如郝經以後的劉因、許衡、虞集、楊載、範梈、揭傒斯等,都是理學和文學兼通的代表。
&ldo;亂雲隨日下,荒草過堤平&rdo;&ldo;雲影水邊去,雁行天際來&rdo;,這就是元朝理學大家許衡的名句。許衡主張以文章為載道之器,重視實用,他文風莊重,行文簡潔,在體現孔子&ldo;辭達而已&rdo;的原則基礎上,既重視義理也重視辭章。《元詩選》中的&ldo;作者小傳&rdo;在評論他的詩時說:&ldo;先生開國大儒,不藉以文章名世。然其古詩亦自成一家,近體時有秀句。&rdo;充分體現了他理學文學兼通的特點。而真正開創了元代理學家創作詩文先河的是劉因。
&ldo;西山龍蟠幾千里,力盡西風吹不起。夜來赤腳踏蒼鱗,一著神鞭上箕尾。&rdo;這是劉因在《西山》中的詩句。他在詩歌創作上推崇韓愈,傾慕元好問。他的七律氣勢磅礴,雄奇俏麗,頗有韓愈詩風的餘韻,他的七律受元好問影響較深。&ldo;薊門霜落水天愁,匹馬寒渡白溝。燕趙山河分上鎮,遼金風物異中州。黃雲古戍孤城晚,落日西風一雁秋。四海知名半凋落,天涯孤劍獨誰投。&rdo;這首《渡白溝》意境高遠,沉鬱雄渾,深得元好問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