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聽罷,心中暗自思忖:谷銘此計,可謂一舉兩得。

一來可以籠絡世家,二來可以為國家培養更多人才。

長遠來看,對大秦江山社稷大有裨益。

想到這裡,扶蘇不禁龍顏大悅,讚許道。

“愛卿此計甚妙!既可為國儲才,又可籠絡世家,實乃一石二鳥之計!準了!此事便交由愛卿全權負責,務必將太學辦好!”

谷銘再次拱手道:“臣定不負陛下厚望!”

訊息一出,世家大族頓時炸開了鍋。

起初,一些家族仍然心存顧慮,祖上傳下來的寶貝,怎麼能輕易示人?

但“文瀾世家”的稱號和刻碑立傳的承諾,卻像一塊肥肉,吊足了他們的胃口。

陳家家主陳珪捋著鬍鬚,眼中精光閃爍:

“‘文瀾世家’……這可是個好名頭啊!有了這個名頭,我陳家在咸陽的地位又能更上一層樓了!”

雕樑畫棟的陳府正廳,家主陳珪高坐正席。

手裡摩挲著一枚溫潤的玉佩,眉頭緊鎖。

廳下,家族眾人分列兩旁,神色各異。

“家主,這捐書之事,老夫覺得不妥啊!”

一位鬚髮皆白的老者率先打破沉默,渾濁的眼中滿是擔憂。

“我陳家祖上書籍,皆是無價之寶,怎能輕易示人?萬一有所閃失……”

“三叔所言極是,這些書籍乃是家族的根基,若是捐了出去,豈不是動搖了家族的根本?”

一位錦衣華服的中年男子附和道。

他正是陳珪的弟弟,陳家二爺陳珏。

陳珪放下玉佩,目光掃視眾人,緩緩說道。

“諸位叔伯兄弟,‘文瀾世家’的稱號,以及陛下親許的刻碑立傳,難道不值得我陳家為此付出一些代價嗎?”

“代價?家主,這代價未免太大了!”

陳珏激動地站起身。

“我陳家世代積累的書籍,豈能與區區虛名相比?”

“二弟,你太目光短淺了!”

陳珪的語氣也加重了幾分。

“有了‘文瀾世家’的稱號,我陳家在咸陽的地位將更加穩固,日後行事,也更加便利。這可不是虛名,而是實實在在的好處!”

“可是……”

一位年輕的族人慾言又止,在陳珪鼓勵的眼神下,才鼓起勇氣說道。

“家主,族中子弟大多愚鈍,就算能進太學,恐怕也難以有所成就,白白浪費了名額。”

陳珪捋了捋鬍鬚,笑道。

“賢侄此言差矣。太學乃陛下親設,匯聚天下名師,就算資質平庸之輩,也能學有所成。況且,太學之中,皆是世家子弟,彼此交流,也能拓展人脈,為家族日後發展鋪路。”

“家主英明!如此看來,捐書入閣,利大於弊啊!”

一位族老讚歎道。

見眾人逐漸被說服,陳珪心中暗喜,起身說道。

“既然大家意見統一,那就著手挑選書籍,務必將我陳家最珍貴的典籍捐獻給文瀾閣!”

……

雕樑畫棟的李府大廳,家主李泰端坐於紫檀木椅上,眉宇間滿是憂慮。

下方兩側,家族長老分坐,氣氛凝重。

“家主,這捐書之事,老夫思慮再三,還是覺得不妥啊!”

一位鬚髮皆白的老者率先打破沉默,渾濁的目光中透著深深的擔憂。

“我李家世代收藏的典籍,皆是孤本,若是捐獻出去,萬一有所閃失,我李家豈不是損失慘重?”

“三長老言之有理,”

有中年男子附和道。

“況且,這‘文瀾世家’的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