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二十九度三十分四十秒,平行距最高即引數,為九宮五度二十三分五十秒,正交行為三宮十七度二分二十九秒。一平年距冬至平行為六宮十一度十七分一十秒,最高行一分十四秒,兩數相減,得六宮十一度十五分五十五秒。一閏年距冬至平行為六宮十一度四十八分三十六秒,引數為六宮十一度四十七分二十一秒。正交行一年為五十三秒。金星諸行應平行距冬至與太陽同度,為初宮初度五十三分三十五秒三十九微,平行距最高即引數,為六宮零五十六分五十五秒,伏見行從極遠處起,為初宮九度十一分七秒,最高行在六宮零十六分六秒。一平年距冬至為十一宮二十九度四十五分四十秒三十八微,自行引數為十一宮二十九度四十四分十七秒,伏見行為七宮十五度一分五十秒,最高行為一分二十一秒。一閏年距冬至及自行加五十九分八秒,伏見行加三度六分二十四秒,乃一日之行也。金星正交在最高前十六度,即五宮十四度十六分,其行極微,故未定其率,然於最高行無大差。水星諸行應平行距冬至與太陽同度,平行距最高即引數,為二十九度二十分二秒,伏見行從極遠處起,為三宮二十九度五十四分一十六秒,最高在十一宮零五十二分四十二秒。一平年距冬至亦與太陽同度,自行引數為十一宮二十九度四十三分五十一秒,伏見行滿三週外有一宮二十三度五十七分二十六秒。一閏年引數為十二宮零四十二分五十九秒,伏見行全周外為一宮二十七度三分五十二秒,正交行或曰與最高同度難測,故不敢定雲。

若望論新法大要凡四十二事:曰天地經緯,天有經緯,地亦有之,以二百五十里當天之一度,經緯皆然。曰諸曜異天,諸曜高卑相距遠甚,駁舊曆認為同心之誤。曰圓心不同,太陽本圈與地不同心,二心相距,古今不等。曰蒙氣差,地有蒙氣,非先定蒙氣差不能密合。曰測算異古法,測天以弧三角形,算以割圜八線表。曰測算皆以黃道,測天用赤道儀,所得經度不合,新法就黃道經度,通以黃赤通率表,乃與天行密合。曰改定諸應,從天聰二年戊辰前冬至後己卯日子正為始。曰求真節氣,舊法平節氣,非真節氣,今改定。曰盈縮真限,用授時消分為平歲,更以最高最卑差加減之,為定歲。曰表測二分,舊法以圭表測冬至,非法之善者,今用春秋二分,較二至為密。曰太陽出入及晨昏限,從京師起算,各處有加減。曰晝夜不等,其差較一刻有奇,一緣黃道夏遲冬疾,一緣黃赤二道廣狹不同距,則率度不同分。曰改定時刻,定晝夜為九十六刻。曰置閏不同,舊法用平節氣置閏,非也,改用太陽所躔天度以定節氣。曰太陰加減,朔望止一加減,餘日另有二三,均數多寡不等。曰月行高卑遲疾,月行轉周之最高極遲,最卑極疾,五星准此。曰朔後月見遲疾,一因自行度遲疾,一因黃道升降斜正,一因白道在緯南緯北。曰交行加減,月在交上,以平求之必不合,因設一加減為交行均數。曰月緯距度,舊法黃白二道相距五度,不知朔望外尚有損益,其至大之距,五度三分之一。曰交食有無,月食以距黃道緯度較月與地景兩半徑★,日食則以距度較日月兩半徑★,距度為小則食,大則不食。曰日月食限不同,月食則太陰與地景兩週相切,以其兩視半徑較白道距黃道度,又以距度推交周度定食限,日食必加入視差而後得距度。曰日月食分異同,距度在月食為太陰心實距地景之心,在日食為日月兩心之距,但日食不據實距而據視距。曰實食中食,以地心之直線上至黃道者為主,日月五星兩居此線之上,則實食也;月與五星各居本輪之周,地心直線上至黃道,而兩本輪之心俱當線上,則中食也。曰視食,日食有天上之實食,有人所見之視食,視食依人目與地面為準。曰黃道九十度為東西差之中限,論天頂則高卑差為正下,南北差為斜下,而東西差獨中限之一線為正下,以外皆斜下。論其道則南北差為股,東西差恆為勾,高卑差恆為弦。至中限則股弦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