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部分(第2/4頁)
章節報錯
商,限制至周;尤注重於中國主權,華民生計,地方治理。閱數年乃成,下部議行,中國礦章始具雲。
……
國學網站推出後一頁前一頁回目錄回首頁後一頁前一頁回目錄回首頁志一百
○食貨六
△徵榷會計
徵榷清興,首除煩苛,設關處所,多仍明制。自海禁開,常關外始建洋關,而釐局之設,洋藥之徵,亦相繼而起。三者皆前代所無,茲列著於篇。至印花稅、菸酒加徵,均試行旋罷,不具載。
常關。順治初,定各省關稅,專差戶部司員督徵。左、右兩翼,張家口稅,差滿官督徵。時京師初定,免各關徵稅一年,並豁免明季稅課虧欠。嗣浙、閩以次蕩平,復禁革明末加增稅額,及各州縣零星落地稅。三年,革明末加增太平府姑溪橋米稅、金柱山商稅。四年,定戶、工各關,兼差滿洲、漢軍、漢官。八年,減定關差員數,並停止關差議敘。九年,並西新關、江寧倉為一差,停獨石口差。嚴關差留用、保家委官之禁。凡額設巡攔,各制號衣、腰牌。
十年,令各關刊示定則,設櫃收稅,不得勒扣火耗、需索陋規,並禁關役包攬報單。十一年,用給事中杜篤祜言,清釐關弊四事:一,裁吏役;一,查稅累;一,關差迴避本藉;一,批文核對限期。十六年,移潘桃口於永平,移古北口於密雲,並設關徵木植稅,十分取二。十七年,裁永平、密雲新關,歸併古北口兼督管理。十八年,定各口木植什一而稅。停臨清磚差。其板閘稅交北河分司徵收。
康熙元年,移設河西務於天津,更名天津關。更定各關兼差滿、漢官筆帖式各一,由六部諮送輪掣,停蒙古、漢軍差。其張家、殺虎二口,專差滿、蒙官。二年,定盤詰漕船,止於儀真、瓜州、淮安、濟寧、天津五關。免外國貨物入崇文門稅。四年,嚴禁各關違例徵收,永免溢額議敘之例。五年,命各關稅均交地方官管理。於是崇文門歸治中,天津歸天津道,龍泉等歸井陘道,紫荊歸直隸守道,臨清歸東昌道,挖運�歸通薊道,居庸歸昌密道,西新歸鎮江道,蕪湖歸池太道,揚州歸驛傳道,滸墅歸蘇昌道,淮安歸淮海道,北新歸浙江布政使,荊歸荊州同知,九江歸九江道,贛歸吉南贛道,太平橋歸南雄知府,遇仙橋、浛光廠歸韶州知府,各稽徵稅課。又裁古北口差歸密雲縣管理,惟兩翼、張家口、殺虎口如故。只差戶部司員,申令直省關刊示稅則。罷崇文門出京貨物稅。
八年,臨清倉歸併臨清關。以給事中蘇拜言“地方官兼關稅,事務繁多,且恐畏懼上司,希圖足額,派累商民”,復定稅額較多之滸墅、蕪湖、北新、九江、淮安、太平橋、揚州、贛、西新、臨清、天津、鳳陽倉,仍差部員督徵,餘如故。是年定關差缺出,以六部俸深司員輪掣,其差過之員,不準重差。又定關差考核法:欠稅不足半分者罰俸;半分至四分,分別降調;五分以上革職。旋又定不及半分者降留,全完者紀錄。凡部差官員,不令督撫管轄。
九年,定淮安關兼轄淮安倉及工部清江廠,兩翼專差滿官筆帖式。十年,裁西新戶關歸併龍江工關,裁蕪湖工關歸併蕪湖戶關,各兼理。既而改鳳陽倉歸鳳陽知府,正陽歸通判,臨淮交大使徵收,停差部員。十七年,裁北河分司,臨清閘稅歸濟寧道兼管。十九年,開山東海禁,令查船戶匿稅。差滿部員督收潼關、山海關稅課,潼關兼轄大慶關、龍駒寨稅務。二十一年,移九江關駐湖口,停潼關、山海關部員差,仍歸地方官管理。鳳陽仍差六部滿員。二十三年,更定各關輪差各部院司員例。
是時始開江、浙、閩、廣海禁,於雲山、寧波、漳州、澳門設四海關,關設監督,滿、漢各一筆帖式,期年而代。定海稅則例,免海口內橋津地方抽稅,分設西新、龍江二關課稅專官。二十四年,西新仍歸戶部。免外國貢船稅,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