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州鄴城,因治鄴縣而得名。

古城高大,鄴之名始於黃帝之孫顓頊女修之子大業始居地,可謂是古老非凡。

其歷經夏堯虞舜及夏商周,後又經歷春秋戰國秦漢所治,千載擴建修整,佔地極廣。

雖然經過黃巾起義,動盪波及,但平定之後,鄴城便又恢復了往日的繁華。

城門前車水馬龍,行人商賈絡繹不絕,南來北往互通有無。

城南官道,旌旗招展,塵煙蔽空,一片兵戈汪洋。

槍矛林立的軍陣中,一杆劉字大旗迎風招展。

纛旗下,幽州刺史劉虞緊皺著眉頭,將手中信函快速瀏覽。

他越看,眉頭皺的越深:“欺人太甚,李信狗賊,這是完全沒把我等放在眼裡…”

“如此罔顧人倫,罔顧大義,千刀萬剮,百死難贖…”

一旁鮮于輔見狀,忙上前道:“大人,何事如此?”

“可是李屠夫,又整出了什厶天怒人怨的惡事?”

“呼,你自己看吧!”劉虞疲憊的揉著眉心。

“嗯!”鮮魚輔不敢怠慢,急忙接過密函,一目十行。

信件上的內容並不複雜,只言李屠夫在北方,在幽州地界,施行遷民政策…

無論是成年青壯,還是孤寡老幼,皆不放過,都被夏軍一絲不剩的擄走…

且觀其鐵血的行事手段,和冷酷執行力,怕不是要將整個幽州搬空…

隨著瞭解的內容越多,鮮于輔臉色愈加難看:“怎會如此?他怎麼敢?”

“李屠夫端的不為人子!”

他震驚過後,又是暴怒:“公孫瓚是幹什麼吃的,難道他就眼睜睜的看著北地百姓臨難,而無動於衷”

“哼,公孫瓚與李屠夫一丘之貉,沒有什麼他們不敢的!”

齊周在將前因後果瞭解之後,也破口大罵:“李屠夫惡貫滿盈,早晚有一天會遭報應的”

“主公,李屠夫不惜傷亡遷徙百姓,這分明是在掘幽州的根吶,我等不能坐以待斃”

“大人,我軍必須儘快北上,若不然幽州就完了”

與此同時,一眾幕僚也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紛紛建言:“明公,下令吧!”

“明公,您還在猶豫什麼,再晚些時日,幽州可能就被李屠夫擄掠一空”

幽州是劉虞的主政之地,亦是各大世家的老巢,是他們的根基所在…

若沒了百姓在下面託底,他們這些世家權貴還怎麼高高在上,還怎麼當人上人…

劉虞臉色同樣沉重,但大軍這時開拔北上,卻有些猶豫:“若我軍現在北上,冀州戰事若何?上黨戰略該當如何?”

“僅憑王芬所部,恐怕難以攻入上黨,更何談全殲徐晃軍團”

“主公,都這個時候了,哪裡還能顧慮那麼多”

“王芬有六萬中央精銳戰兵,即使沒有我軍配合,掃平常山,不過時間問題,何須擔心”

“現在應該考慮的是,該如何保住幽州,保住北地百姓”

鮮于輔等幽州本地文武,更是急的跳腳,根本不在乎所謂的冀州戰事,和所謂的戰略大局。

因為他們這些人的地盤在北方,在幽州,沒了百姓,縱使地盤再大有個毛的用。

朝廷此次派大軍北上,多路出擊,其中軍隊成分複雜。

諸侯與地方武裝皆有,兵力分散,又互不統屬。

明眼人都看的出來,真正的主力,其實是冀州王芬六萬整編後的中央精銳。

以及劉虞的幽州軍,和公孫等人的度遼邊軍,在側打輔助。

河北境內匯聚的精銳兵力,加起來將近十萬之眾,幾乎佔據北伐兵力的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