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將信封遞給了李積,李積接過信封拿出裡面的信紙,展開後他看到信上只寫著四個大字:

“但憑君意”

看完信的李積一臉茫然的看向了陳宇,問道:“這。。。什麼意思?”

陳宇無奈的笑了笑了說:“就是,讓我自己看著辦唄!”

李積隨即抱拳說道:“既然是大太保的意思,那在下與這裡的一萬瓦崗軍全憑陳大人調遣。”

陳宇聞言呆在了原地。

他知道李積是隋唐時期瓦崗寨的軍神,如今他加上這一萬精銳唐國部隊都交給自己來調遣實在有些讓他不知所措,以前他只是玩過一些戰略遊戲和在書上看過一些關於古代戰爭的橋段,如今自己身處真實的戰場,無論是地貌、山林還是城池所有的細節都是他在之前的時空沒有親眼目睹過的,此外對手和自己調動的部隊都是帶思想和感情的人類,並不是什麼電腦ai,陳宇一下子壓力山大。。。。

陳宇想著推脫,於是對著李積說道:“李將軍是唐國著名將領,實可獨自應對,指揮權交予在下實屬有些小才大用了。”

李積回道:“李家十三太保均以大太保的命令為準,現在你就是這場戰爭的統帥!”

陳宇聞言心想看來李流蓮的命令在他們眼裡如同軍令,這女人怎麼就那麼為難自己。如今唐、宋既已建交,並且唐國朝中那四位自己還需保持著關係,再怎麼難也要趕鴨子上架,於是陳宇抱拳說道:“那下官就領此殊銜了。”

李積對著陳宇肯定的點了點頭,隨後二人便商討起了應敵策略。

討論中陳宇發現李積不愧是唐國名將,他對於戰場的佈置、兵力的分配和地形利用幾乎已經達到了極致,這種統兵能力若不是曾經在戰場上千錘百鍊絕對是做不到的,陳宇一邊聽著一邊學習,還順便時不時提出一些賦予現代人思維的創意想法。

在一番商討後,戰局最終基本九成按照李積的原定計劃執行著,還剩一成則是陳宇提出的以商隊誘敵之計。此計主要是因為陳宇知道元國地處北邊,經濟問題常年困擾,若是以商隊誘敵,一來他們很難擋住商隊的誘惑,二來有商隊出現在城外可以降低元軍的戒備心,認為唐還沒有做好準備,使他們更容易進入伏擊圈。

在一切塵埃落定後,所有人進入了休息備戰狀態,等待著元軍的到來。

次日,隨著太陽慢慢升起。

洛陽的北面,

塵土飛揚,金戈鐵馬。浩浩蕩蕩的軍隊如同洪流一般湧動,戰旗在風中烈烈作響,元國的草原鐵騎正以雷霆之勢向洛陽城奔襲而來。。。。

:()時空亂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