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禦敵新謀初奏效,朝堂漸穩意未休(第2/4頁)
章節報錯
廷充滿了信心。” 福安繪聲繪色地描述著民間景象,彷彿自己親眼所見一般,語氣中帶著抑制不住的喜悅,眼睛裡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李啟微微頷首,示意福安退下,眼神裡帶著一絲欣慰,但又很快被擔憂所取代。
他目光轉向武將佇列,沉聲道:“劉將軍,你率領的義士軍在此次戰役中表現出色,朕甚感欣慰。你可否詳細說說,新策略對義士軍的作戰有何助益?”
劉勇抱拳出列,朗聲道:“回稟陛下,義士軍乃是臣心血所聚。臣見我大齊百姓飽受北漠欺凌,遂起組建義士軍之心。新策略的兩大改變,其一,新策略將原本分散的義士軍整合起來,統一指揮,避免了各自為戰的弊端,使得兵力排程更加靈活高效。臣每次看到義士軍整齊劃一的陣容,心中都充滿欣慰;其二,新策略加強了義士軍的裝備和訓練,配備了更精良的武器和更專業的教官,使得義士軍的戰鬥力得到了顯著提升。看到義士軍戰士們拿著精良的武器,那寒光閃閃的樣子,臣就知道我們更有力量保護百姓了。此時臣站在此處,身上的鎧甲冰冷堅硬,卻也提醒著臣肩負的責任重大,不容有失。” 劉勇的聲音鏗鏘有力,字字句句都透露出對新策略的讚賞和對未來戰事的信心。
說罷,他挺了挺胸膛,眼睛堅定地直視前方,顯示出自己的堅定決心。
“臣附議!”“劉將軍所言極是!”“新策略的確成效顯著!”群臣紛紛附和,言語間充滿了對新策略的肯定和對李啟的讚譽。
金鑾殿上,一片讚揚之聲,氣氛熱烈而喜慶。
張肅捋了捋鬍鬚,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眼睛眯成了一條縫,身體也放鬆下來,靠向旁邊的大臣,彷彿在分享這份喜悅。
他環視群臣,正準備再次開口,卻見李啟抬起手,示意眾人安靜。
李啟緩緩站起身來,龍袍隨風而動,發出輕微的獵獵聲,他目光冷峻地掃視群臣,然後緩緩走下龍椅臺階,每走一步都彷彿帶著千鈞之力,那腳步落下的聲音在寂靜的大殿裡顯得格外沉重。
他走到張肅面前,低聲但卻威嚴地說:“張愛卿,你可知朕為何要在此時警示眾人?朕雖初嘗勝利之果,但朕看到的是北漠背後的陰謀。朕穿越而來,見過太多因輕敵而亡國之事,朕不想我大齊重蹈覆轍。”他的表情嚴肅,眼神裡透著一絲冷峻,說話間,身體微微向前傾,給人一種壓迫感。
張肅趕忙躬身道:“陛下聖明。臣以為,北漠此次退兵,恐另有圖謀。其一,或為誘敵深入之計;其二,或為重整旗鼓,以待來日。我大齊不可不防啊!”他語氣沉重,眉頭緊鎖,能感覺到自己的眉心處傳來一陣緊繃感,身體微微顫抖,眼睛裡滿是擔憂,顯然對北漠的舉動充滿了擔憂。
殿內氣氛頓時凝重起來,群臣交頭接耳,那低聲的議論聲嗡嗡作響。
有人面露憂色,身體蜷縮著,眼睛低垂,彷彿已經看到了危險的來臨;有人則胸有成竹,挺直了腰桿,眼神堅定,似乎已經有了應對之策;也有人眼神閃爍,雙手不安地搓動著,不知在盤算些什麼,眼睛時不時地偷瞄向李啟。
福安手執筆墨,將眾臣的意見一一記錄在案,筆尖在紙上滑動,發出沙沙的聲響,同時能聞到筆墨散發出來的墨香,彷彿一首無聲的樂曲,在金鑾殿上回蕩。
“陛下,臣以為,當務之急是加強邊防,以防北漠捲土重來。”一位老臣顫巍巍地站出來,拱手說道,他的聲音雖然有些微弱,卻擲地有聲,顯示出他對國家安危的擔憂。
他弓著背,腳步有些蹣跚,但眼神卻十分堅定,眼神中透著一種不容置疑的決心,儘管身體看起來有些脆弱,但他的決心卻讓人敬畏。
“臣附議!此外,還應加強情報收集,密切關注北漠動向,以便及時應對。”另一位大臣也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