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呀,陸老先生呢?”

“不是,你不會是他孫子吧,你來臭屁什麼?”

“不是解答會議嗎?這是要來替爺爺領獎,然後回家?”

“各位,安靜,這位就是陸淵先生。”

瞬間,場面一片安靜。

一秒。

兩秒。

三秒。

“哈哈哈……”

一陣笑聲響起。

嘲笑聲。

飢笑聲。

感覺被開了天大玩笑的筆。

“不是,謝將軍,你不要開玩笑了。”

“這傢伙毛都沒長齊吧。”

“對呀,看起來就是一個高中生。”

“再天才,難道有我們研究了一輩子科技的人強?”

“對呀,我可是美國麻省理工的博士畢業的。”

“瞧他那樣,還沒斷奶吧。”

謝將軍臉色一冷。

除了謝將軍,還有幾位帶頭的科學家。

他們雖然沒見過陸淵。

但他們在中南海開過會。

知道相關的資訊。

現場的人發現氣氛不對。

馬上不說話。

只有陸淵微笑看著這些人。

這微笑看著有點驚悚。

“他真是?”

“對,他是。”

陸淵也直接上前,說道:“是的,我就是。”

“我不信。”

“對,我也不信。”

人群中,還是有人說道。

“我有問題,你回答了,我就信你。”

“對對對,解答我們的問題,我就信。”

“我來這就是為了解答問題的,問吧。”

“小天體探測中,如何解決探測器在弱引力小天體表面的穩健附著問題?”

“穩健附著問題的關鍵是柔性附著技術,最重要在於剛性到柔性的過渡……”

眾人震驚。

這是空間技術的難題。

是宇宙飛船降落準確度與精準度的一個問題。

目前即使是美國的火星計劃,也沒有這麼完美的解決方案。

“特高壓直流輸電系統如何降低其受外部干擾的影響?”

“直流輸電控制保護技術,透過貝塔粒子的高壓下,存在量子躍遷效應……”

提問的人一怔。

這是?

特高壓短距離無線傳輸的關鍵。

天哪。

他是怎麼知道的?

“中微子是否有質量?如何測量?”

“中微子具有質量,透過電磁、強力和弱力的共性,疊加大爆炸後的中微子……”

再次震驚。

“原來是這樣,我的研究方向錯了,錯了……”

提問的人支支吾吾。

自言自語。

“光學成像中的高維病態逆問題求解複雜性怎麼解決?”

有人問道。

陸淵一怔。

這個問題,上一世,還真是他解決的。

是的。

其它幾個問題,是洛書給他的記憶。

但這個問題,是他和瑤光一起解決的。

“利用深度學習技術,透過神經網路來最佳化影象重建、超解析度成像、光學逆問題求解等任務……”

是的。

上一世,他使用洛書,解決了這個問題。

提問者非常震驚。

這是用人工智慧輔助?

他一直沒想到用這個方法。

浪費了太多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