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的專利是法國的。

雖然全球最大的LNG船都是韓國製造。

LNG賺錢嗎?

當然賺。

一艘LNG至少2億美元。

利潤在6%左右。

但需要交5%的專利費。

也就是說,一艘LNG,韓國只能賺200萬美元。

看是不少。

但造一艘LNG,需要2年。

2年賺200萬美元。法國只需要一個授權,什麼都不用幹,可以收入1000萬美元。

“咳~”

陸淵咳了一聲,邊彤把包包遞了上來。

剛對這傢伙有所好感。

結果又被這傢伙裝逼的特性全消磨沒了。

陸淵在包裡抽出一堆的紙張。

“純電動敞口集裝箱船的設計圖紙。”

“絞吸式挖泥船的設計圖紙。”

“LNG船的設計圖紙。”

“啥?”

是的,陸淵把三份資料在桌上整齊擺開。

李廠長拿起一看。

還真是。

“這,這,這……”

這了半天,說不出一個句。

“這些都是我設計的,對了,不準洩露。”

“那是自然。”

“不過,LNG需要的殷瓦鋼我們沒有呀。”

“對,差點忘記了。”

路淵又在包裡掏了掏。

又一份資料出現。

“這是殷瓦鋼的研發資料,你自己找家鋼廠合作生產。”

“細節我就不指導了。”

“總之,有了這些技術,需要快速進入生產期。”

“爭取一月內全部工人都培訓熟悉完成。”

“一年內可以生產。”

“人員不是問題,一年內,要有成品。”

“啥?一年?這造船可不是其它的。按韓國的經驗,LNG至少要兩年。”

“我們是華夏,你有100億,足夠你兼併其它造船廠了。”

李廠長猶豫。

“行得話就籤合同。工人工資翻倍,一年內完成,獎勵10億。”

獎金10億?

是的,又是10億。

不過造船廠的人比光刻機多。

大型造船廠,至少人打底。

當然,技術沒有光刻機那麼精細。

“如果完不成呢?”

“完不成,我們就不用合作了,你退我100億。”

“啥?”

“怎麼?沒信心?”

李廠長看了看設計圖紙。

還有新材料圖紙。

“呀的,給圖給材料了,我就不信我們比棒子差。”

一狠心。

簽字。

黃驊市造船廠,改名共工船業。

是的。

水神共工。

未來這裡產出的貨船,將會拉來全世界的礦。

接下來,就是一堆的技術與管理上的安排。

以及人員的處理。

結束時,已經是晚上。

陸淵回到酒店,癱在床上。

看來,得多招些人。

談判這類事情。

自己還真不想幹了。

他應該做戰略佈局,而不是戰術衝鋒。

開啟電腦。

國內版本的商城與支付系統也完成了。

作業系統的編碼還在進行中。

是的。

陸淵早就已經開始打造作業系統。

未來的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