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

為了華夏,這點時間,不算什麼。

現在都是之前陸淵給的設計圖紙的相關人員。

楊威先提問。

“這個六代機的材料,還有發動機……”

四個小時過後。

足足解答了半天。

眾人心滿意足。

是的。

陸淵不僅解決了大家的疑問。

甚至把相關的材料及合成方法也講了出來。

科技不只是金屬。

而是化工材料的升級。

而且,陸淵這次還帶來了高速多複合數控銑床的設計圖紙。

是的。

2000年時。

華夏為什麼工業產品質量比不上德國與日本?

那是因為銑床不行。

國外限制對華夏高階銑床的出口。

使用低端的銑床。

精度不足。

自然就造不出什麼東西。

精度不足,材料不好,自然質量就差。

但陸淵給了這麼多裝置的圖紙。

甚至是航母與六代機。

這更需要高機試的銑床。

而這次,陸淵把這個問題補上。

眾人高興的走了。

就剩下謝將軍一臉愁眉。

“怎麼了將軍?”

“有什麼不滿意的地方?”

陸淵之前又給了謝將軍一套未來軍事作戰方案。

由機器狗、無人穿梭機協同推進。

怎麼還不滿意?

“不是方案問題,而是錢的問題。”

“怎麼?錢也歸你管?”

“國家的錢就這麼多,結果陸總,你給了一堆的技術資料。”

“一起推進,研發資金就上去了。”

“特別是新材料,需要實驗的材料很多都非常貴。”

“最重要的是,現在國家正大力發展基建。”

“現在的錢,不可能做到兩邊一起發展。”

“放棄科研,不甘心。”

“放棄基建,民生就上不支。”

“哦。”

“錢不是問題。”

“交給我吧。”

“怎麼?陸總想捐錢?不不不,這是國家級專案,陸總的錢不夠的。”

“再說了,這種國家專案,其實也不適合私人投資。”

確實。

私人投資軍工專案?

你想幹嘛?

“謝將軍誤會了,我捐錢建公路。”

是的。

他直接扣錢建公路。

從2000年開始。

國家開始大力投資建設高速公路。

前五年,每年只能建2000公里左右。

後面五年,每年建4000公里。

再到後面,每年建8000公里。

為什麼一開始不大建?

因為沒錢。

高速公路的平均費用是每公里3000萬元。

山區的話,使用高架橋建設,4000萬元,如果加上打隧道,直接上1億了。

也就是說,2000年的高速計劃,已經投入了至少500億人民幣。

預計還要500億人民幣。

發人民幣,國家不能直接印嗎?

當然不行。

一個國家的貨幣只能與它的錨定物價值相等。

2000時,華夏的錨定物是以美元為首的一攬子外匯儲備。

這就是為什麼,國家只能發行一定量的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