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小敏:“當然有問題。如同艾部長說的,我和自己家鄉合作的好好的,是一個雙贏的局面,經過你這麼一說,我要是捐款就是道德綁架所致,花了錢還得不到好名聲,那雲縣也被人詬病,反而讓你博得美名。”

記者:“我沒有那個意思,是你想多了。”

莫小敏:“我不管你有沒有那個意思,但是你卻造成了這樣的後果,你不是蠢就是壞。至於說我是不是想多了,大家都不是傻子。”

另一個記者說道:“莫小姐,真的是你想多了,我們不會多想。”

“你又是誰?”

“我是《讀者日報》王精衛。”

“哦!還有誰和他們倆一樣的?”

“我!”

“還有我!”

“……”

又有六人舉手。

莫小敏:“你們又是誰?”

“我是《青年文報》的記者柴婧。”

“我是《知音日刊》記者肖慧君。”

“胡舒立,《財經》雜誌主編。”

“沈顥,《21世紀傳媒》。”

“陳永洲,《新快報》。”

“朱曉軍,《家庭大報》。”

莫小敏淡淡道:“還有嗎?”

下面一片寂靜,都聞到了緊張的氛圍。

哪怕站起來的幾人,也是覺得不對勁了。

肖慧君說道:“艾部長,那雲縣剛剛還說言論自由,難道你要讓我們閉嘴嗎?”

艾琳說道:“言論自由不是你們這麼用的。現在請你們出去吧,這裡不歡迎你們這種挑撥離間的人。”

“你們那雲如果真要那麼做,我們會如實把今天的遭遇登報。”王精衛威脅道。

艾琳指向攝像機,“隨便,反正我們現在是現場直播,全縣人都看著,億歐酷影片也實時轉播,誰對誰錯自有人民來公論,你只能代表一家之言。”

維護現場的警員立馬過來,把這些不受歡迎的人請出會場,這也迎來了一陣叫好聲。

只有一些記者能感受到一股行業襲來的寒意——報紙雜誌要完蛋了,時效性不足不說,人家更有網路發聲渠道。

這些人離開後,莫小敏說道:“有些事情原本要拿到後面說,既然已經開了口,那就現在和大家說清楚,這筆‘意外之財’到底怎麼使用吧!”

她語氣很淡然,可不少人卻聽到一絲絲的嘲弄,對心思陰暗之人的嘲弄。

她繼續說道:“這張《那雲山呼喚我》專輯裡的歌曲質量很高,能有機會演唱已經是我的幸運,能得到大家的認可更是讓我感到無比榮幸。”

“關於專輯的酬勞,我和林書記商量過了,我們決定把所有的收入都投入到那雲的公益事業中,包括我的部分和林書記的那部分。”

“不過,有個問題一直讓我很糾結:這筆錢是走縣裡文化事業的賬目,還是單獨設立一個賬戶呢?”

“如果走縣裡的賬目,可能會和縣裡的財政總賬戶混在一起,畢竟全縣的資金需要統籌規劃。”

“但如果單獨設立賬戶,責任又太大了,我擔心自己承擔不起。”

“後來,艾琳部長對我說:‘莫小敏,你有沒有想過,如果現在不做,以後可能就沒機會了。’這句話一下子點醒了我。”

“是啊,現在正是最好的時機——林書記還在那雲,那雲人空前團結,社會各界也都在關注我們。這些不僅是監督,更是我們的動力和支援。為什麼不趁現在行動起來呢?”

“所以,今早七點時候,我正式成立了‘莫小敏公益基金會’。我在專輯中的所有酬勞都會歸入這個基金會,未來的每一筆支出都會公開透明,接受大家的監督。希望我們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