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隨著最後一批參下山,林玉琴踏上回申南的路,她需要溝通入廠加工事宜,再找大車過來拉參。

她前腳剛走,晚上黃金檔,央視的一檔王牌節目新聞縱橫,播了一期名為《假藥流進北京城》的特別報道。

在隱藏攝像頭下,貨車司機完全不設防,稱得上是知無不言,直接把飲片加工廠私下購買假冒次品飲片的事報了出來。

陳秀麗全程看了這期節目,心中隱隱升起一股不好的預感。出事的是飲片廠,和她沒有直接關係,但市場就是這樣,牽一髮而動全身,該不會因為這篇報道,已經開始恢復正常價位的藥材又要降價吧?

事實證明,她擔心錯了,人參沒有降價,其他藥材也沒有降價,但是出現了比降價和賣不出更棘手的事情。

這篇特別報道一經播出以後,激起了社會的極大關注,就在第二天,節目組又追加了一條《亟待規範的中藥市場》的新聞調查,把問題的核心直接指向監管,飲片廠,藥販三方。

原本可以加工的飲片廠給林玉琴帶來了訊息,他沒辦法加工人參了。

”趙哥,加工費不是問題,你開個價,我這參都挖下來了,不能耽擱呀。“

趙哥自從節目播出以後就沒合過眼,上面的執法大棒揮下,他就只有躲起來當縮頭烏龜的份兒。

”林老闆,我不是不幫忙,是上面查得嚴,沒有證,就是加工了你的參也賣不出去。“

林玉琴知道新聞裡報的事,但她沒有在意,先前也有過嚴查,而且早在1999年就有相關規定,不允許飲片廠收購飲片,只允許加工。既然規定一直都在,這麼些年都過去了,這次想必也是雷聲大雨點小。

她完全忽略了現如今新聞媒體的力量。

”這次能查這麼嚴嗎?人參不等人,雖說放冷庫裡,那也拖不了幾日,趙哥要不你就先幫我們加工,我那邊買家都談好了,有沒有證都要。“

趙哥見她冥頑不靈,好心提醒她,”林老闆,咱們合作了這麼多年,你聽我一句勸,打個電話問問收貨方,如果那邊說沒證的加工也行,我就給你加工,加工費還按說好的那樣。“

平時一貫痛快爽直的趙哥都變得鄭重其事,林玉琴只好給老家那邊去了電話。

一通電話後,林玉琴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