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國家地理標誌(第2/2頁)
章節報錯
的詞語從弟弟嘴裡冒出來,眼睛都亮了。
柳建順得意揚揚,“姐,我真研究挺長時間,陳秀麗這個娘們挺厲害,現在不少人都知道長白這個牌子,就靠著這個牌子,招代理商都不費勁,你想一個10萬,10個就100萬哪。姐夫的工作一個月千八百塊,就是名兒好聽,半點不當錢花。你家我外甥兒馬上就要畢業了,這買房結婚不都得花錢哪。”
柳燕被柳建順說到了心坎裡,當即決定幫弟弟拿到加工廠。
在陳秀麗忙著給收木耳和香菇做準備的時候,縣裡傳來了一個好訊息。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新圖縣的山參和蛤蟆油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這意味著山參和蛤蟆油得到了國家級別的認可,有了這項背書,不論是出口,還是往南邊賣,都如虎添翼。
陳秀麗想開飲片廠的心又蠢蠢欲動了。
進入六月,香菇和木耳幾乎同時下來。
椴樹木耳採收分春秋兩季,一次採收期不過八九天,時間到了,如果還沒來得及採收,木耳就開始爛了。
木耳必須溼著採下,如果趕上太陽大,水分蒸發得過快,在採收之前還需要給椴樹澆水。採下來的木耳無需清洗,直接送上烘乾機,然後再進行挑選。符合出口的,直接打包,不符合的,留下來廠子自用。
香菇和木耳有所不同,從六月份到九月份,一個菌棒可以採收4茬菇。正常鮮食的香菇,最佳採收時機是開傘6-7分,如果加工成香菇幹,開傘1-2分就需要採收。在年前陳秀麗已經談好了幾個菇農,這是個與時間賽跑的活兒,香菇開傘過程極快,有些透過肉眼就能觀察到。
收過來的香菇,先要挑選,去柄,然後浸泡清洗,這一步除了去除雜質之外,更重要的是去除殘存的農藥。在香菇的生長過程中,理論上不用打農藥,只需要在菌棒入駐前,把香菇房用高錳酸鉀消毒即可。
不過,近兩年農村對農藥化肥的使用,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陳秀麗此舉也是為了有備無患。
這些處理完之後,就是進入烘乾裝置進行烘乾了。
早在加工大腿蘑的時候,廠子就花高價買了三臺烘乾機,陳秀麗覺得原理和家裡的土烘乾房差不多,只不過一個用電,一個用柴火,一個耗時短,一個耗時長。家裡的烘乾房陳大發一直在用,效果也挺不錯,完全滿足日常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