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1/2頁)
章節報錯
姜維新瘦高個,戴著一副金絲眼鏡,額上一道川字,讓陳秀麗想起電視裡常見的教導主任。
按林玉琴所說,姜維新是個比較高尚的人,陳秀麗知道對於這樣的人,名利未必能打動他,而她們,一個只存在構想中的飲片廠,就連名利也給不了。
“姜叔,”陳秀麗倒上一杯酒,“我和林姐想請您出山,什麼要求,您說句話,有條件我們滿足,沒有條件,我們創作條件也滿足。”
姜維新喝下一杯酒,眉頭的川字舒展開來,“你們倆為什麼要弄飲片廠?我聽小林提過,先前你們倒賣人參掙了不少錢,其實倒買倒賣不比飲片廠掙錢少。”
同樣的話,林玉琴也提過,飲片廠牽扯多,水深,不如倒賣藥材靈活自在。
先前拉林玉琴入夥的時候,陳秀麗給她畫了好大一張餅,現在面對姜維新,這張餅不夠用了。
“姜叔,林姐肯定和你說了,飲片廠只是我們的第一步,後續我們還要加入保健品,飲品,如果有可能,藥品也在計劃中。不怕你們笑話,倒買倒賣做得再好,不是在做一家企業,我的目標是做一個企業,而不是做個二道販子。”
林玉琴和姜維新同時看向陳秀麗,前者目光中帶著一絲驚訝,後者則帶著一抹審視,似乎在評估她話語中的可信度。
“秀麗,你姐夫說你是個幹大事的人,我一開始還不服氣,現在看來,他看人還是比我準。”
林玉琴平時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各個飲片廠,那些廠長們,尤其是紀總之流,經常以企業家自居,開口閉口社會責任,事情做得不咋地,調子起得賊高。
“沒錯,一想到咱們上次找不到人加工就來氣,咱們自己也可以做企業,不仰他人鼻息。”
姜維新掃了一眼林玉琴,以為她長進了,結果還是那樣,特別容易被人帶溝裡。
“小林說你有一家加工廠,賣咱們東北的山野菜和蘑菇,如果說想做一家企業是你的目標,那你的目標早都實現了。”
陳秀麗看著渾然不覺的林玉琴,有些想笑,林姐也算是個妙人,平時做生意比誰都精明,一旦信任起某個人,就會全身心無條件地相信,她對自己,對姜維新都是如此。
現在顯而易見,姜維新不信任自己,他一直在替林玉琴考察自己作為合作伙伴是否合格。陳秀麗敢肯定,兩人的關係比林玉琴在車裡輕描淡寫得要好得多。
幸好她和林玉琴一直都是坦誠相待,精誠合作,不怕姜維新的審視。
“是這樣的姜叔,加工廠屬於承包型別的企業,合作期限是五年,雖然現在幹得還不錯,但未來的事也不好說。想做飲片廠算是碰上天時地利,我家是農村的,藥材種類多,早在幾年前,政府就號召農民種植山野菜,中草藥,現在已經開始小有規模,這是地利。今年政府準備打造藥都的全產業鏈條,這是天時。姜叔,在飲片這個行業裡,你是老前輩,我們需要你的幫助。我和林姐肝膽相照,只要你也加入進來,咱們就是人和。”
一口氣說了太多話,陳秀麗口乾舌燥,她喝了一杯水,”剛剛在來的路上,林姐和我講了當年的事,我從小在農村長大,沒見過什麼世面,但也懂什麼是仁義禮智信,您是個高尚的人,我雖然算不上君子,但也不會做出小人行徑,飲片廠我想賺錢,可絕不賺昧心錢,為家鄉出力這樣的話有些過於大了,也讓人覺得假,但我願意讓和我父母一樣的農民多一條銷路,多一點選擇。“
姜維新沉默了,他來這裡的目的本不是加入什麼飲片廠,而是勸林玉琴打消投資的念頭,可現在,他發現自己動搖了。這個與自己只有一面之緣的陳秀麗,滿眼赤誠,三言兩語把自己說得心潮澎湃。
林玉琴看著沉默的姜維新,知道事情有門,她在桌下輕輕踢了陳秀麗的小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