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落戶2(第2/2頁)
章節報錯
手發抖,話都說不利索。
回到村裡,一直習慣貓腰走路的金美淑,第一次挺直了腰板。這是譚家和所有黃泥崗村民給她的新生,他們共同的善意和接納讓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嚴和自由。從此,她不再是黑戶,難民,她成了名副其實的中國人,可以像黃泥崗的村民一樣,沐浴在陽光下,在這片古老而蓬勃的土地上,像一個正常人那樣生活。
譚家忙著給金美淑落戶口的時候,陳秀麗忙著收購今年最後一批藥材。
也不知是山裡藥材產量降低,還是因為村裡勞動力減少,陳秀麗今年的收購成果很不理想,遠遠低於去年同期。
像平時那樣坐在家裡等人上門已然行不通,陳秀麗只好擴大收購範圍,可是自己沒有車,沒辦法走街串巷,最終她把目光放在了農村大集上。
太平鎮每月逢八是大集,屆時整個鎮上的人都會過來趕集,而周邊鎮上的小商小販也會來賣東西。
陳秀麗在集市中間,最熱鬧的地段掛了一塊收藥材的牌子,價格和她在黃泥崗的價格一樣,同時還有另外一行字:量大,價格面議,這是給和她一樣的藥材販子看的。
周邊地區收散貨的價格大差不差,他們往外賣的價格其實也差不多,藥販子都精明得很,每年的行情擺在那裡,誰都不會貿然漲行市。
不過,陳秀麗和這些藥販子不一樣,她直接對接的是林玉琴,因為中間節省了至少三四個環節,林玉琴給陳秀麗的價格比直接從藥材販子那邊收到的低,但是也比本地往外賣高得多,所以陳秀麗有相當多的價格空間可以操作。
只要有量,利潤仍然相當可觀。
坐了一上午,遇到兩個打聽價格的,也遇到兩個要電話的,陳秀麗一單生意也沒做成。不過,她不著急,誰趕集也不會揹著藥材來,她只要讓周圍十里八村的人知道,黃泥崗有人大量收購藥材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