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證照辦齊全需要多長時間?”陳秀麗想了另外一條路。

“不行。”林玉琴先前也考慮過,“最快要半年。”

“那走出口呢?“陳秀麗的話觸及了林玉琴的知識盲區。

她有些接不上陳秀麗跳轉的思維,“我從來沒接觸過出口,中草藥出口肯定有標準,人家也不能啥都要啊。”

陳秀麗讓林玉琴等她訊息,然後就掛了電話。

林玉琴望著嘟嘟的電話,愣了片刻,“小丫頭,現在真有點電視裡女企業家的範兒了。”

紅姑接到陳秀麗的電話,馬不停蹄和巖井溝通,因為兩家合作愉快,現在已經有了專門的對接人。

很快對方給了回覆,需要GAp證書。

紅姑知道陳秀麗不懂這個證書,專門找人瞭解了一下,這個證書的辦理,最快的時間也是半年,後續還有認證等一系列問題。

“就賣給仁興吧。倒手就賺了50個,比以前賣藥材划算多了。”林玉琴嘴上勸著陳秀麗,心裡也在滴血,財富自由的機會,就這麼沒了。

“我還得給廣州的親戚打電話,和他說一下,也不知道沒有貨,他那邊好不好交代。”

“林姐,”陳秀麗下意識問她,“你沒問問他,能不能在那邊找到代加工廠嗎?”

“沒問哪。”林玉琴當初答應得好好的,供禮盒裝的乾貨,然後再由對方轉賣出去,至於賣到哪裡,就不該是她問的了,各有各的渠道,問得多了反倒不好。

所以,這邊加工不了,她也沒和那邊說。

聽陳秀麗這麼問,林玉琴也反應了過來,“可是隔了大半個中國,就算是能行,咱們也運不過去啊,半道就得爛了。”

陳秀麗當機立斷,“姐,你一會就問你親戚,能不能找到加工廠,如果能,我馬上過去,和你一起想辦法,解決運輸的事。”

很快,林玉琴帶來了好訊息,廣州的親戚能找到靠譜合規的加工廠代為加工。

林玉琴仍然犯愁,“從咱們這到廣州,就算是專車,也得開兩天,現在天氣這麼熱,車廂裡都得40多度,到了南邊更熱。咱們的參已經出土這麼長時間了,正是不抗折騰的時候,你說,早幾天,晚幾天,都沒這個事了。”

的確如此,早點報出新聞,她們就不會收購參園,晚幾天報出,參都加工完了,世事湊巧得讓人猝不及防。

陳秀麗想到的辦法是用冷藏車,一些沿海城市用這樣的車運輸海鮮,她在大連的路上見過兩次。

省城沒有專業做冷藏運輸的貨運公司,大部分冷藏車都分佈在海產公司,海鮮市場,不會單獨出來接活。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陳秀麗鼻子上沁著一層汗,沒有車,她變不出來,不過她還沒想著放棄。

“我就不信邪了,這麼大個省會,找不到個冷藏車。”

“你倒賣藥材這麼多年,就不認識一個開冷藏車的?”

天熱,陳秀麗的脾氣也像著了火。

林玉琴鼓著一張圓臉,像個皮球,“藥材都是乾貨,誰認識冷藏車司機哪?誰認識呢?”

她一邊嘟囔著,一邊用手指敲著膝蓋。

“我是不認識冷藏車司機,可是我知道誰認識的司機多。”

林玉琴帶著陳秀麗來到了一處德邦物流的網點。

“我想用專車拉一批人參到廣州,必須得是冷藏車,你們能運嗎?不能運我找別人。”

明明是急得不行,林玉琴卻裝得若無其事。

網點經理是個小年輕,胸前的銘牌上寫著李超,帶著眼鏡,一派斯文秀氣,半點不像幹物流生意的。

“一共多少貨,什麼時候出發?”李超把二人引到辦公室裡,倒上兩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