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找工作,不論是家裡還是我都幫不上忙,如果有相熟的老師,可以多參考他的意見,也可以多和學長學姐打聽打聽,哪些企業比較好,一般過來人都會有些發言權。”

“其實我有想去的企業。”說起工作的事情,陳立業侃侃而談,“華電和華能是我的目標公司,不過也要看當年分配的地區,要是崗位在西北,我就不想去了,華北,東北,華南我都願意。”

“你的專業我問過王靜,主要面對的是發電廠,你和爸開玩笑,說是燒鍋爐的,他嚇得都不敢和人提。”

因著先前的心結,陳秀麗對家裡人態度淡漠,不過對陳立業也不是毫不關心,只不過她並不想讓人知道。現在姐弟二人心結解開,她也就不再避諱。

陳立業聽見她專門問過自己的專業,心中高興,聲音都高了八度,“唉,也是燒鍋爐,只不過稍微高階點。”

陳秀麗不瞭解大學畢業生的就業情況,“聽你的話,工作好像很好找?”

“也不是,分專業,也分學校,來我們學校的都是能源類企業,這種企業基本都是國企,我今年再衝擊一把六級,先前考了兩次都沒過,如果能拿下六級,工作就更好找了。”

他笑起來,眉目和陳秀麗有五分相似,“姐,你不知道,在我們學校過了六級考試,籤工作的時候可以帶一個女生走。”

陳秀麗愕然,居然還有這樣的事,難道即使讀了大學,女生也只是附屬品?

“也不能這麼說。”陳立業耐心地給陳秀麗解釋,“我們是工科專業,本身女生就少,用人單位也是一樣,適合女生的崗位不多,有這樣的不成文規定,一方面是人性化,不至於讓小情侶畢業就分手,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調劑單位的性別比例。”

晚上,陳秀麗給王靜打電話,問她畢業生參加招聘會需要準備什麼。

王靜很高興陳秀麗和家人關係有所緩和,把自己瞭解到的情況事無鉅細,一一告知。

第二日,陳秀麗讓王萍在家裡收藥材,帶著陳立業去了縣裡,她要給陳立業做一套西服。

這天吃罷晚飯,劉德水哼著小拜年踏入陳秀麗的院子。

此時,院子裡還有兩個賣藥材的人,見到書記進來,紛紛起身打招呼。

陳秀麗向屋裡喊了一嗓子,“小業,這兩個你來收。”

“來嘍。”陳立業邁著長腿從屋裡竄出來,三兩步來到了院中。

劉德水由衷感嘆:“現在醫學真是發達,那麼重的傷,一點都沒受影響,太好了。”

陳秀麗笑著點頭稱是,“劉叔,你找我有事?”

“恩。”劉德水揹著雙手,“帶我去烘乾房看看。”

劉德水這次過來是有一件好事。退耕還林之後,政府一直號召農民進行特產養殖,為此還特意開設了小額貸款,技術指導等一系列優惠政策。

可惜,響應者寥寥無幾,大部分農民寧可進城打工,也不願意搞種植業和養殖業。

眼看著利國利民的好事成了空談的口號,有人建議用先進帶後進的方式,一個村裡只要有一兩個典型的特色農業專案,村民們見到甜頭,不需要政府號召,自己也會主動加入進來。

在這樣的背景下,撫溪市政府聯合農業大學組織了一場農業技術培訓,學習期一共十天,食宿全包。

這次活動一共有兩百餘位農民參加,在學習結束後,會進行統一考試,有理論和實操兩個部分。成績合格者將給予頒發技術結業證書,同時也會成為村裡的技術員,為村民提供技術支援,政府還會對每位技術員給予每年1200元的補貼。

陳秀麗有些詫異,這樣的好事會落到自己頭上。不說別的,每年1200元的補貼就有很多人想去。

“劉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