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她從炒股的兒子那裡聽到的新名詞,“他們股票裡這種叫什麼倉來著,我這臭大醬的腦袋,記不住新詞。”

“現在藥材賣不出去,你這生活有苦難不?”田中平在陳秀麗和李芬做飯時,裡外都走了一圈,發現陳秀麗家裡的確有不少藥材,他粗略估計至少要有七八萬。

陳秀麗端著碗,笑道:“田叔,生活挺好的,咱們農村吃喝都不花錢,我在村裡是技術員,每個月還給開200塊,家裡地不多,也能賣點糧食,足夠我們娘倆了。”

“那就好,要是手上不寬裕,你和她說。”田中平指著自己媳婦,“家裡的錢都在她那,我這兜比臉都乾淨。”

一頓飯吃得賓主盡歡。

傍晚時分,田中平和李芬相攜離開,陳秀麗把二人送到了村口。

回去路上,李芬一拍大腿,“大明說的是平倉,我總算想起來了。”

田中平摸出一支菸,在陳秀麗家他一直忍著煙癮。

“你是不是想起老二了?”

“恩。”李芬聲音發悶,“她倆一般大,老二要是活著現在也該結婚有娃了。”

田中平吐出一口白煙,伸出大手,搭上媳婦的肩頭,“別想了,按老輩人的說法,老二投胎現在都已經十來歲了。”

李芬蹭了蹭眼角,“我知道,不想了,早都不想了。”

夕陽的最後一抹餘暉,落在田家夫婦的身上,把影子拉得長長的。

盛夏過後,進入了秋高氣爽的九月,周怡君小朋友正式上學了,成為了一名小學生。

陳秀麗小時候唸的黃泥崗小學早在君君出生那年就停辦了,學生都被轉去了太平鎮上的中心小學。

太平鎮距離黃泥崗不到兩公里,這個時候學校還沒有校車,孩子太小,每日都需要家長接送。

家裡有一輛沒有大梁的女式腳踏車,陳秀麗找焊電焊的王家,訂做了一個能安裝在後座上的座板。

天氣好的時候還好,趕上颳風下雨大人不方便,孩子也跟著遭罪。

剛開學的幾天,正好趕上下小雨,王萍心疼君君,讓陳秀麗學騎摩托車,接送孩子更方便。陳秀麗感嘆隔輩親的威力,當年他們上學的時候飯都經常有一頓沒一頓,到了君君這裡,遇上點雨都不行。

“摩托車也不行,雨還是能澆到,最好啊是有個小汽車。”聽見女兒的話,王萍憋著嘴啞了火,小汽車她不敢想。

陳秀麗雖是開玩笑,但玩笑之餘也不免有了異樣的心思,到底怎麼才能多掙些錢呢?藥材不好也不能一直乾等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