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拜帖被送到徐閣老手中,並看到上面赫然寫著“葉紹袁夫婦”幾個大字時,他不禁微微眯起眼睛,心中已然對這兩人有所瞭解。尤其是那位名叫沈宜修的女子,其名氣甚至比她的丈夫葉紹袁還要響亮許多。

沈宜修出身名門,乃是山東按察副使沈珫的愛女。自小聰慧過人的她,並未像其他世家小姐那般師從名師大儒接受正統教育,而是在家中長輩的悉心教導下成長起來。然而,憑藉著自身對於知識的渴望與不懈努力,她大多時候都是依靠自學來不斷充實自己。正因如此,這位奇女子在詩詞方面展現出了非凡的天賦,成為了明末時期存詞數量最多的閨秀詞人之一。

而她的那部名為《伊人思》的作品更是堪稱經典之作,因為它是中國歷史上首部由女子親自為眾多閨秀才媛精心輯撰而成的作品集。這部著作不僅彰顯了沈宜修卓越的文學才華,同時也反映出當時女性在文化領域中的獨特地位與重要貢獻。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此外,沈宜修膝下育有五子三女,且每個孩子皆繼承了父母良好的基因,自幼便展現出過人的才學。他們一家在當地可謂聲名遠揚,備受人們敬仰。

想到此處,徐閣老又想起自己的得意弟子似乎與這葉家頗為熟悉。念及於此,他暫且放下了手頭繁忙的工作,喚來身邊的下人,吩咐道:“快去傳話,請葉紹袁夫婦到客廳相見。”說罷,他輕輕擱下筆,整了整衣衫,緩緩起身朝客廳走去,準備去等候這兩位貴客的到來。

徐光啟剛剛在主位落座沒多久,只見葉紹袁與沈宜修夫婦二人並肩而來。這夫妻二人步履輕盈,儀態端莊,一進屋子,便雙雙朝著徐光啟施禮,口中言道:“下官葉紹袁攜賤內沈宜修拜見閣老大人。”言罷,又是深深一躬,禮數甚是周全。

待行過禮後,徐光啟微笑著伸出右手,輕輕擺動幾下,示意他們夫妻倆快快入座。待到葉紹袁、沈宜修依言就座之後,徐光啟方才緩緩開口問道:“不知仲韶及夫人今日前來,所為何事啊?”他的目光溫和地落在眼前的夫妻身上,靜待下文。

只聽葉紹袁欠身回答道:“斗膽煩請閣老大人知曉,此次前來,乃是為了小女和那張致遠之事。不知那張致遠對小女究竟意下如何?只因張致遠的雙親遠在濟南,路途遙遠,通訊不便,故而我夫婦二人特來懇請閣老大人相助。倘若那張致遠對小女確有心意,還望閣老大人能夠出面保此良緣之媒。”

原本稍顯疲態的徐光啟,乍聞此言,倦意瞬間消散無蹤。他原本有些彎曲的腰身,竟一下子挺直了起來,整個人都變得精神煥發,眼中更是閃過一絲驚喜之色。

便笑著說道:“我早就告訴致遠,該成家了,看好那家小姐,我去給他說媒,可這臭小子總是說不急。可是老夫急啊!想早點抱徒孫子。沒想到仲韶你們兩個也有此意,想和老夫做個親家,好,來人呢?上茶,上好茶,用上次致遠送我的那個茶。”

原本並沒有打算挽留客人的徐光啟,當聽聞葉紹袁夫婦二人親自登門,竟是要給自己的小弟子送來媳婦時,心中頓時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喜悅之情。那股興奮勁兒,讓他臉上的笑容如春花綻放般燦爛奪目。

徐光啟毫不猶豫地給予了葉紹袁和沈宜修夫婦倆最為尊貴的待遇。而葉紹袁與沈宜修呢,同樣滿心歡喜。畢竟,無論是論及官位、年齡、聲名,亦或是才學,徐光啟都遠比他們夫妻倆高出一籌。平日裡,徐光啟對他們愛搭不理倒也算正常,然而此刻,徐光啟不僅展現出如此親切和藹的態度,甚至還這般熱情洋溢地笑迎賓客,顯然是對這樁親事相當滿意,否則怎會有如此積極的反應?

面對徐光啟超乎尋常的熱情款待,葉紹袁和沈宜修著實有些受寵若驚。葉紹袁急忙將自家女兒與張好古之間的事情詳細講述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