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內戰。

支援英國人的和不支援英國人的。

反對英國人的自然是緬族人。

支援英國人的也有,例如克倫人。

克倫人跟緬族人和撣族人都有仇怨,所以英國人也喜歡在英緬軍中招募一部分克倫人來遏制緬族人。

至於克欽人,不好意思,他們跟美國人關係很好。

這源於19世紀一個美國傳教士誤入克欽人聚居的山林裡傳教,後來教會克欽人讀書寫字,並創立了克欽人的文字。

當然後世克欽人親美主要還是二戰期間美軍的梅里爾襲擊隊在緬北山區扶持克欽人抗日,克欽人游擊隊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壯大起來的。

在這種淵源下,克欽人親美也就能理解了。

不過英國人對於這群躲在山林裡的克欽人沒啥好感,自然就不會在英緬軍中招募克欽人。

對於英緬軍內訌,梁友國沒興趣,他當即把控制機場的情報透過電臺彙報上去了,就等著空軍的傘兵前來接管機場以及整個密支那。

獨立義勇軍這邊還在攻打英軍及其支持者,在兩個地方遭受了較為頑強的抵抗。

一是火車站,二是城裡的英軍指揮部。

在獨立義勇軍攻打火車站受挫來請求志願隊這群‘假日軍’前來支援時,梁友國才意識到火車站也很重要,因為那裡有些英國運過來的物資,誰也不知道有多少。

因為知道傘兵已經出動,預計在天黑前能在密支那附近空降,加上志願隊指揮部也讓梁友國想辦法控制火車站並堅守到傘兵的到來。

因此梁友國當即決定派一箇中隊前去幫忙併接收火車站。

。。。。。。

“這裡是密支那,請求支援,我們遭遇了日本人的襲擊。”

“多少人?日軍起碼上千人,那些緬甸人也造反了。”

“日軍從哪裡來的?我怎麼知道他們從哪裡來的,我需要增援,我的指揮部已經被那群緬甸人叛徒包圍了。”

“什麼?你們要撤到英帕爾去?沒有增援?shit!你們這群狗屎、懦夫、逃兵!”

“你們這些大英帝國的恥辱。”

面對喬治中校的謾罵,電話那邊直接結束通話了電話,這讓這位駐守密支那的英緬軍團長氣的直接把電話砸了。

即便是砸了電話,他也還在罵。

倒不是真的氣憤這些人跑了,而是氣憤這些人跑了居然不跟自己說。

這才是最讓他生氣的。

要不是那些蠢貨,自己會到如此境地?

“Sir!”一名英軍軍官匆忙跑了過來,“那些叛徒已經攻入指揮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