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的春節是2月8日。 這個春節,李航算是過得比較開心的。 一大家子都在。 只是在過年沒幾天,老丈人就給他找了個事情出來。 那個自己在這邊的親人。 當然並不是李航真正的親人。 結果李航聽了之後,便知道那並不是自己的親人,連祖輩都不是一支,李航自然沒興趣去認親這些。 對此,老丈人也只能作罷。 陳露這邊則是在出了節之後才返回美國。 這一次,陳母倒是沒有跟著一起,主要之前是為了照顧懷孕的女兒。 畢竟老丈人一個人在家,陳母擔心自己離開久了,啥時候家裡鑽出個姨太太,便決定在家裡多停留幾個月。 反正現在往返也方便,不至於像之前那樣,僅僅是單邊都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陳露走的時候,李航親自送到昆明的。 當然,他此來昆明也是有事情,自然是陪著老周視察昆明這邊工作。 航空委員會在昆明有一座兵工廠。 除了生產航空機槍、機槍子彈和各型航空炸彈外,如今也開始生產衝鋒槍。 也就是‘司登衝鋒槍’,只不過此時國府這邊卻是叫作‘二九式衝鋒槍’。 這個衝鋒槍是李航利用老美的技術實力弄的一條生產線給運回來的,二月才正式投產。 雖說目前只能日產10支,但也算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除了這所兵工廠外。 昆明還有第一飛機制造廠、空軍軍官學校和雲南鋼鐵廠都跟航空委員會有關。 只不過空軍軍官學校屬於陳拉德在負責,加上那位宋四小姐的原因,老周也不便過多幹預。 第一飛機制造廠目前主要的任務還是組裝新飛機、維修以及生產部分飛機零部件。 其製造和研發實力肯定不如第三飛機制造廠,畢竟後者背靠航空研究院,又有李航捐贈的裝置這些,製造實力很強。 目前國內自產飛機最先進的民27式D型戰鬥機就是第三飛機制造廠獨自建造完成。 至於雲南鋼鐵廠,則是一個多方合作的專案。 原本這只是雲南省政府和兵工署的專案,但因為缺乏資金和技術,航空委員會也隨即加入。 然後李航又以SD公司成立一個子公司---亞洲鋼鐵,並參與這個專案。 所以這個專案就成了四家合夥完成。 整個持股情況,亞洲鋼鐵和航空委員會各持股30%,兵工署和雲南省政府各自持股20%。 最終生產出的鋼鐵份額,航空委員會佔六成,兵工署佔四成。 按照計劃,這座鋼鐵廠設計產量可以達到年產量20萬噸。 當然,這是分五年達成。 第一個目標就是在40年底之前成功煉出第一爐鐵水,41年底達到5萬噸的年產量。 好吧,這產量連後世國內那種小作坊鋼鐵產量都達不到。 但在這個年代,這已經是很嚇人的產量了。 成立這個鋼鐵廠,主要也是為了緩解鋼鐵需求的缺口。 目前中國的鋼鐵基本上都是進口,雖說四川等地有一些小高爐,但是規模小,產量也低。 加上雲南等地本身也有鐵礦這些,所以就有了在昆明成立鋼鐵廠的條件。 雲南鋼鐵廠位於昆明西邊的安寧縣,距離昆明只有幾十公里。 所以昆明對空軍來說十分重要,所以這裡才有兩個中隊的戰鬥機部隊。 “怎麼?人上飛機了?”當李航從機場回來,老周忍笑著問道。 李航點了點頭,“飛機已經起飛了。” “你們這兩夫妻也是,常年分居兩地,不如讓她回來算了。”老周笑著說道。 “她的學業還未完成,還得在那邊繼續完成學業。”李航解釋了一下,“長官,我們第一站先去什麼地方?航校?” “先去兵工廠。兵工署的俞署長帶著要去看那款衝鋒槍,他們很感興趣。”老周解釋道。 “兵工署對二九式衝鋒槍感興趣?他們難道還打算給陸軍列裝不成?子彈夠嗎?”李航覺得有些意外。 “不知道,我感覺他可能在打我們這座兵工廠的主意。”老周雖然這麼說,但並未多擔心。 很簡單,如今空軍的武器彈藥都能自己滿足,除了地勤人員的步槍這些不行外。 這樣一來,兵工署就無法威脅到空軍。 而空軍的特立獨行,兵工署那邊肯定有些不滿,但也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