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部分(第4/4頁)
章節報錯
理道德的標杆,在媒體的配合下肆意攻擊,,研究者直到2o1o年方才獲得諾貝爾醫學獎,而在此之前,全球已有5oo萬對夫婦得到了圓滿家庭。
楊銳很懷疑丁亞琴有粉轉黑的趨勢。
轉載一篇《河東教育報》的通訊,用得著盯著自己做6個小時的實驗嗎?現在已經做了3個小時,加起來就是9個小時,在狹小難通風的普通實驗室裡,這可絕對不舒服,而且沒有必要。
該拍的照片都拍了,幾百字的轉載通訊,也不需要修改什麼。
莫非是長途而來,心有不甘?
寫一篇黑文,肯定是比寫紅文,更有針對性,也更容易轟動了。
要是換一個四五十歲的穩重記者,楊銳大約會往好處想,可看看丁亞琴2o出頭,一副優越感十足的模樣,她還真不敢肯定。
或許,全國性的大報不會輕易刊登黑文,可這種事兒誰說的清楚。
什麼“論文造假”,“槍手寫論文”之類的報導,說不定就能毀掉自己的高考資格——中國記者斷章取義之實力,實在不容小覷。日後再想洗脫汙名,難度更大。
“蔣科長,麻煩測一下中間體的q1o含量,還是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楊銳吩咐了一聲,繼續自己的工作,像是真的把蔣德當實驗助手用了。
不管丁亞琴怎麼想的,先用石油醚燻吧。
煤油燻肉,感覺上還是很符合中國人的食譜的。
丁亞琴用手捂著鼻子,卻是沒有退出的意思。
不斷的提取測試,提取測試,終於到了真正的中期步驟。
楊銳考慮了一番,說了句稍等,走出實驗室,先找到何成和曹寶明,又找到劉珊,然後各自吩咐了一番,才不太放心的回來。
曹寶明身材高大,適合做擋視線的工作,何成熟悉實驗,知道哪些步驟是較為關鍵的,劉珊作為女生,和丁亞琴說話,想來不是特別困難。
其實,最好的選擇是讓蔣德和丁亞琴聊天。奈何風氣使然,蔣德的色膽頗有不足。
在整個實驗室只有自己清楚關鍵點的情況下,楊銳偷偷的將實驗步驟拆開。
配比乙烷、甲基異丁酮、丁醇、醋酸乙脂等化合物溶劑的時候,楊銳就先配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然後再在儀器,手和同學的遮擋下,完成最後的調配。
楊銳的皂化法提取輔酶q1o的主要理論依據,是因為水中的輔酶q是耐鹼的,同時,含有輔酶q的不能皂化的磷脂,可以用溶劑萃取而高產量的獲得。
因此,問題的關鍵,其實就是找出不溶於水的適合溶劑。
這是簡單又繁瑣的實驗。
若是不知道答案的話,差不多就只能用試錯法了。也就是一個個的試驗。5o%的氫氧化鈉如何?5o%的氫氧化鈉加熱到1oo度好呢,還是加熱到8o度好呢?水浴3個小時好呢?還是3o分鐘好呢?
當引數多到一定數量的時候,試錯法絕對是要學生老命的東西,做幾百上千次實驗的都有——負責專案的導師才不會幹這種活計,所以只會交給學生。老實說,國內的研究成果,很多都來自於月薪8oo元的研究生和月薪12oo元的博士生。廉價的科技勞動力,也是許多國際科研機構轉移的充足理由,一如當年的製造業轉移一樣。
楊銳的優勢是有成型的論文,所以,他用不著廉價的實驗助手,直接用人家試出來的答案就行了,比如48%的氫氧化鈉,ph12的鹼處理,分階段的ph2和ph1的酸處理等等……
這次的重複實驗也用不著特意做錯的實驗,該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