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賺蕭讓”。以下是對這一回的詳細介紹:

1 梗概:

宋江放走高太尉後,疑心他不會稟報招安之事,於是派燕青和戴宗喬裝進城,打算另尋途徑促成招安。燕青到了東京,先去求李師師幫忙。李師師對燕青的才情頗為欣賞,留他在自己家中歇宿。

正巧當晚宋徽宗微服私訪來到李師師處,李師師便將燕青引薦給皇帝。燕青藉機向皇帝訴說了梁山好漢們“替天行道、保國安民”的忠心以及渴望招安的願望,還詳細說明了之前兩次招安失敗的緣由,讓皇帝瞭解到自己被童貫和高俅矇蔽的事實。

另一方面,戴宗得知燕青與皇帝見面後,與燕青合計營救被抓的兄弟樂和以及善寫文書的蕭讓。他們買通了高太尉的家丁,瞭解到樂和與蕭讓的關押之處。最終,兩人於半夜前往高俅家的後花園,成功救出了樂和與蕭讓。

2 主題思想:

對招安的渴望:此回集中體現了梁山好漢們對於招安的積極爭取。儘管之前經歷了兩次招安的失敗,但他們仍未放棄,透過各種途徑試圖讓朝廷瞭解他們的真實想法和忠心,反映出他們內心深處對正統身份的嚮往以及希望為國家效力的願望。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對奸臣當道的批判:透過燕青向皇帝訴說招安的經歷,揭示了童貫、高俅等奸臣欺上瞞下、矇蔽聖聽的醜惡行徑,表達了作者對奸臣當道、賢路閉塞的社會現實的批判與不滿。

展現梁山人物的智慧與勇氣:燕青在面對皇帝時,能夠沉著冷靜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展現出了他的機智和口才;戴宗與燕青配合,成功營救樂和與蕭讓,體現了他們的智謀和果敢。這一回也從側面展現了梁山好漢並非只是草莽之輩,而是有勇有謀、心懷忠義之人。

3 經典情節:

燕青月夜遇道君: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燕青與宋徽宗在李師師的引薦下相遇。這一場景充滿了戲劇性,為梁山好漢的招安之路帶來了轉機。燕青抓住機會,向皇帝申訴梁山的苦衷與抱負,成為了故事的重要轉折點。

戴宗定計救樂和與蕭讓:戴宗與燕青商議營救計劃,買通高太尉的家丁,深入虎穴,成功將樂和與蕭讓救出。這一情節展示了他們的智謀和勇敢,以及為了兄弟不惜冒險的義氣。

4 經典詩句:此回可能沒有特別突出的獨立經典詩句,但文中有提到一些關於梁山好漢的詩句描述:

“百單八位盡英雄,乘時播亂居山東。替天行道存忠義,三度招安受帝封。”這幾句詩是對梁山好漢的總體概括,強調了他們的英雄氣概、替天行道的理念以及對招安的追求,也為這一回的故事背景和主題做了鋪墊。

5 經典典故:這一回中沒有特別明顯的獨立經典典故,但整個故事背景與《水滸傳》前期的情節發展緊密相關,例如之前的高俅迫害梁山好漢、兩次招安失敗等情節,都為這一回的故事發展埋下了伏筆,也可以看作是一種情節上的“前情典故”。

二、《周易哲學視角下的“孔明揮淚斬馬謖,周魴斷髮賺曹休”》

《三國演義》第 96 回“孔明揮淚斬馬謖,周魴斷髮賺曹休”這一情節,充滿了戲劇性與深刻的內涵。從周易哲學的角度來深度解析這兩個故事,可以揭示出其中更為深邃的道理和人生智慧。

(一)孔明揮淚斬馬謖——剛柔並濟與平衡之道

在“孔明揮淚斬馬謖”這一情節中,我們可以看到周易哲學中剛柔並濟與平衡之道的體現。

馬謖自以為是,剛愎自用,違背諸葛亮的部署,將軍隊駐紮在山上,導致街亭失守。這是他過於剛強、自負的表現,未能順應形勢,靈活應變。

而諸葛亮作為蜀漢的統帥,他深知軍法如山,必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