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蔡京問道:“城外金兵的瘟疫情況怎麼樣,李少保瞭解嗎?”
李延慶點點頭,“昨天軍隊出去打掃戰場,大致瞭解金兵的瘟疫情況,金兵感染瘟疫者已超過萬人,病死三千餘人,可以說,瘟疫是金兵被迫北撤的根本原因,而且。。。。。金兵北撤沒有把病倒者帶走。”
眾人面面相覷,吳革驚訝道:“那不就是讓這些生病的金兵等死嗎?”
“確實是等死,金兵沒有防治瘟疫的有效手段,只有隔離一個辦法,他們修建了一座隔離營,所以生病計程車兵都被趕進去自生自滅,我們軍隊過去時,一些病重計程車兵正在翻柵欄,企圖從隔離營裡逃出來,裡面大概有七千多人,聽說已經死掉一半,裡面非常恐怖。”
眾人聽得後背一陣陣發寒,何矯急問道:“那李少保打算怎麼處置這座隔離營?”
李延慶嘆了口氣,“這座隔離營和金兵的大營一起被宋軍士兵燒掉了,已經燒成一片白地,營中所有的金兵都死了,現在的問題是,從金兵撤離到我們軍隊,中間隔了兩個時辰,就不知道這兩個時辰期間,究竟有多少生病金兵從隔離營裡逃走,附近的郭橋鎮、陳橋鎮、期城鎮、潘鎮以及封丘縣、長垣縣、東明縣、陽武縣、酸棗縣,我已派軍隊和醫官去這些地方搜查,同時通知所有居民向東轉移。”
“那需要我們做點什麼?”蔡京問道。
李延慶沉吟一下道:“我已經得到快報,北撤的金兵今天中午開始渡黃河了,短時間內,金兵應該不會再南下,我想趁這個機會將大部分東京民眾向南方疏散出去,把京城人數減少到二十萬左右,這個不是我個人能決定,我希望大家一致透過。”
“那往哪裡疏散?”
“我們可以在蔡州、陳州、潁州設立疏散點,如果百姓想去江南,我們也不阻攔,只是朝廷要把沿途的救濟醫療做好,絕不能讓瘟疫傳到南方去。”
蔡京點點頭,“大家舉手表決吧!如果透過疏散決議,那就立刻制定方案。”
眾人紛紛舉手,六人全部同意李延慶的疏散提議,隨即決定由徐處仁牽頭,鄭望之和吳革輔助,三人制定疏散方案,並挑選五十名官員以及一千名太學生負責疏散京城民眾南撤,李延慶又撥出五千軍隊協助,南撤時間就定在第三天。
蔡京和何矯負責城內疫病防治,他們組織三十名官員參與監控城內疫情的變化。
李延慶則負責外圍的疫病防範,以及迎回康王繼位。
。。。。。。。
由於中牟縣戰場是瘟疫的爆發源頭,趙構從鄭州管城縣前往東京汴京便只能迂迴東進,他們先南下到潁昌府北面的長葛縣,再沿著惠民河向東北方向的東京汴梁進發。
原本只有兩天的路程,現在要走四天才能抵達,趙構當然不止數十人陪同,他是以勤王的名義率領兩萬西軍從京兆府開往汴梁,在鄭州管城縣又和劉、王貴率領的三萬京兆軍匯合,一共五萬大軍浩浩蕩蕩開往汴梁。
這次和趙構一起進京官員還有陝西五路經略使範致虛、京兆知府李綱、同州知州汪伯彥,範致虛和李綱是李延慶推薦給趙構,兩人已進入了趙構的信任圈。
張虎率五百騎兵在長葛縣迎到了趙構,眾人得知金兵已北撤,不由加快了速度,向京城進發。
次日下午,大軍抵達了尉遲縣,這裡距離京城約還有百里路程,眾人在縣城休息時,只見遠處塵土飛揚,一支騎兵正從遠處疾奔而至。
趙構大吃一驚,急令西軍統領王淵以及京兆軍統領劉準備迎戰,這時,王貴指著遠處大喊道:“不是金兵,是宋軍戰旗!”
不多時,一名報信兵疾奔而至,在城下高聲道:“啟稟康王殿下,東京防禦使、太子少保李都統率三千騎兵前來迎接殿下歸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