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不準出動!”

王貴率領的八千騎兵隱藏在兩裡外,這一帶地形複雜,高低起伏的土坡正好遮擋住了西夏軍的視線,使他們無法發現數裡外的騎兵。

“傳我的命令,軍隊準備射擊!”

李延慶一聲令下,五千弓弩手刷地舉起了神臂弩,等待著最後的命令。

西夏軍越來越近,已經走進了宋軍的埋伏圈,李延慶耐心地等待機會,由於士兵的體力差異,西夏士兵的行軍隊伍很長,一萬五千人足足有十里。

對於伏擊的軍隊而言,最佳位置是打敵軍腰部,將敵軍一截兩斷。

當西夏軍的帥旗出現在伏兵正前方時,時機終於成熟了,李延慶猛然下達了命令:“射擊!”

‘邦!邦!邦!’清脆的梆子聲驟然響起,五千弩手同時發射,五千支弩箭如暴風驟雨般地射向前方六十步外的敵軍………。

第八百六十章 兩戰韋城

西夏士兵行軍疲勞,士氣低迷,在宋軍猛烈的襲擊下,西夏士兵一片大亂,隊伍很快便潰不成軍,這時,隨著兩支火藥箭在天空炸裂,遠處頓時塵土飛揚,大地開始微微顫抖,很快塵土便遮天蔽日,王貴率領的八千騎兵正從兩裡外鋪天蓋地殺來。

“列陣交戰!”

“列陣交戰!”

位於前軍的高庭義大聲吼叫,喝令士兵列陣抵抗,但此時軍心已徹底動搖,士兵開始四散逃命,竟只有千餘人響應他的號召。

“將軍,是騎兵!騎兵殺來了!”一名士兵指著席捲而來的騎兵恐懼大喊。

高庭義頭皮一陣發麻,他回頭看看軍隊,軍隊早已四散潰逃,只有千餘人跟隨自己,他心中長嘆一聲,大喊道:“跟我撤退!”

他調轉馬頭,便帶著一千餘士兵向羅城方向倉惶奔逃。

王貴的騎兵沒有顧及他們,他們四下散開,開始在月光下無情地追殺西夏士兵,荒漠上到處是被砍死的西夏士兵屍體,一時間屍橫遍地,血流成河,刺鼻的血腥之氣瀰漫著整個荒原,遠處隱隱傳來狼群興奮地嗷叫。

戰爭在一個時辰後便結束了,西夏士兵絕大部分被宋軍騎兵斬殺,只有少數士兵逃離戰場,宋軍稍微收拾了戰場,李延慶率一萬餘士兵返回韋城大營,王貴則率八千騎兵趕往羅城,接應牛皋的軍隊。

這時,高庭義已經得知羅城被宋軍偷襲攻佔的訊息,他心中又驚又怒,但又十分害怕,也不敢多呆,他派一名士兵偷偷前往韋城送信,自己則率領千餘士兵向東面數百里外的夏城逃去,至於半路上怎麼解決軍糧問題,他自己也不知道了。

………。。

韋城的守軍是在次日下午得到兩萬援軍全軍覆滅的訊息,這個訊息驚得察卡目瞪口呆,他立刻用一隻信鷹緊急向興慶府報信,同時下令守軍嚴陣以待,他心裡清楚,宋軍的下一個目標必然是韋城。

夜幕再次降臨,李延慶遠遠注視著黑夜籠罩的韋城,不知今晚是否能叩開韋城的大門?李延慶心中對今晚的戰役充滿了信心。

任何城池都會有防禦上的漏洞,攻城的首要因素並不是你擁有多麼強大的攻城武器,而在於你是否找到了城池防守上的漏洞。

韋城修建在半山腰上,坡高城陡,易守難攻,看起來似乎無懈可擊,但對於經驗豐富的李延慶而言,他第一眼看到韋城,便發現了韋城防禦上的最大軟肋,那就是城池太小。

韋城的城池周長還不到四里,東西南北各不到一里,這樣的小城意味著沒有戰略縱深,難以抗擊敵軍的飽和式打擊。

早在李延慶抵達西夏的同時,十架重型投石機便以拆散零件的方式運到了前線軍營內,百名工匠僅用一天的時間便將十架重型投石機安裝完畢。

藉助夜色的掩護,十架重型投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