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抓走了,財富也被宋軍搶光,但凡有一絲反抗就被宋軍殺死,天啊!靈州城全完了。”
李仁宗被驚得目瞪口呆,半晌問道:“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情?”
“前天,最後一批人是前天被押走,幾千輛大車把積累的財富全部運走,宋軍與土匪何異?”
這時,一名士兵奔來稟報:“啟稟殿下,官倉內全部空了,所有官員都被抓走。”
又一名士兵上前稟報:“王尚書府邸也被洗劫一空,地窖的大門被砸開,裡面已經空空蕩蕩,三百餘口家人全部被帶走。”
王尚書府是靈州城第一大戶,王尚書曾出任西夏使,在東京呆了二十年,和宋朝關係密切,連它都被洗劫一空,那便意味著全城上下不會再有幸存,李仁宗的一顆心彷彿墜入了冰窖之中。
“殿下,我們現在該怎麼辦?”大將李呈浩低聲問道。
“還能怎麼辦?”
李仁宗嘆息一聲,“該做的事情必須要做到底!”
李仁宗隨即兵分兩路,令副將李呈浩率一萬騎兵沿靈川水追擊敵軍,他自己則親率兩萬騎兵向韋城方向疾奔而去。
。。。。。。。
靈州城之所以能成為西夏的商業中心,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從靈州坐船最後能抵達京兆,這對大宗貨物的運輸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靈州水是上游,在進入橫山山脈後被稱為白馬川,在進入宋境後則改名為馬嶺河,這條河流在西夏和宋朝都是水勢平穩的大河,可以行駛五百石的貨船。
但在橫山山脈中受地形影響,這條河水流湍急,尤其在春夏兩季,水勢很大時,皮筏子行駛其中就像衝浪一般,很容易失控撞上兩岸的大石,只有在秋季,水流變得平緩,白馬川也不再像脫韁的野馬,而變成一隻稍微溫順的毛驢,這時候,大宗貨物的運輸才成為可能,而且這時候大宗貨物運輸也只限於從西夏順流而下到大宋,從大宋逆流而上也比較困難。
只有在冬天,白馬川徹底結冰,利用大型雪橇才可以將大量的貨物運送到北方。
但不光是商業還是軍事用途,白馬川的戰略意義都極為重要,宋夏兩國在各自的國境險要處修建了大量的堡壘,對西夏而言,最重要的一座堡壘叫做青崗峽軍寨,青崗峽是白馬川大峽谷的一部分,位於橫山山脈的北入口,峽谷兩邊都是高達數百丈的懸崖峭壁,但在東面峽谷三十丈的山腰處有一片平臺,這片平臺長約兩裡,寬約七十丈,相當於後世的兩百餘米,地勢十分平坦,背靠懸崖峭壁,一條小路從後面繞山而下,通往前往夏州的官道。
西夏軍便利用這座平臺修建了一座軍寨,叫做青崗峽軍寨,正在扼守住了白馬川的上方,戰略地位極其重要。
青崗峽軍寨原本有三百名士兵駐守,屬於夏州管轄,前些日子夏州調集軍隊救援韋州,軍寨中的三百名士兵被調走了兩百五十人,只剩下五十人鎮守山寨,但就在兩天前的夜晚,貢祖文率領一千士兵突襲山寨,五十名西夏士兵抵擋不住,軍寨被宋軍攻佔。
大量滿載老弱婦孺和銅銀物質的皮筏以及十餘萬宋奴已經穿過白馬川大峽谷南下,但貢祖文並沒有放棄青崗峽軍寨,相反,他們修建工事,屯集物資,打起了準備長期佔據這座軍寨的念頭。
青崗峽軍寨不僅是對付宋軍的險關,對付西夏軍也同樣是一座險關。
在軍寨背後的山道上,宋軍用泥沙袋築起了一座防禦工事,屯集了大量滾木石以及火油和震天雷,並在山道撒了大量的淬毒蒺藜刺,貢祖文派一百名士兵負責守後方山道。
他自己則率九百名重新加固了西夏人修建的防禦工事,防禦工事就是用大石砌成的一道矮牆,士兵可以匍匐在矮牆上對下方軍隊發動攻擊。
緊靠後方懸崖處有上百間用木頭和大石搭建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