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刺右手手腕。”孟奇語速加快。
長孫景聞言,刀法變化,由剛轉柔,下劈變成一道斜斜的弧線。
“上挑。”孟奇吐出簡單的兩個字。
長孫景略微一愣,腦海裡似乎具現了出交手的真實情景,對方劍挑,前高後低,恰好避過自己的長刀,威脅自己的胸腹。
他側身閃開,刀法橫斬,充滿了同歸於盡的酷烈。
“削左腿。”孟奇這次是三個字。
長孫景臉色微變,若對方長劍削自己左腿,恰好能搶在自己這一刀展開之前命中,而且也避過了同歸於盡的危險。
他思索了一下,再次變招。
就這樣,一邊是他施展刀法,一邊是孟奇用嘴代劍,直指破綻,虎道人、巴圖和阮玉書則安靜旁觀。
漸漸的,長孫景思考的時間越來越長,每一刀的空隙都得好幾個呼吸,換做實戰,早就被撂翻在地,但孟奇只是演示,也不催促。
半響之後,長孫景嘆了口氣,收回長刀:“孟大俠,我輸了。”
他額頭密密麻麻全是汗水,精神萎靡,比真實與人大戰一場還累。
他滿是憧憬和希冀地道:“原來這就是由繁入簡的境界,我感覺我的刀法在你眼裡已經還原成了最簡單變化的組合,毫無秘密可言,甚至連我接下來會使什麼招式,你都能看得出來。”
“由簡入繁後,變化不斷,破綻陷阱讓人難以分辨,面對這種劍法,會有身陷天羅地網的感覺,怎麼也無法掙脫。至於簡繁誰強,端看誰的功力更深,境界更高。”
孟奇沒有再說由繁入簡的問題,轉而說道,“若遇上招式變化了然於心的敵人,便可以完全違背劍法、刀法少數不變規律的出招,這在他們眼中是違背常識,但也意味著他們無法預測你下一步的行動了。此所謂‘無招’。”
只要還在出劍,不管如何,都是有招,非絕對意義上的無招。
“無招……”長孫景和虎道人都聽得若有所思。
“要想‘無招’,須得初步掌握招式之中蘊藏的少數不變規律,否則隨意亂來,就真的是小孩亂舞,敵人根本不會被迷惑,一招便能將你撂倒,而且也容易不自覺地帶上不變的規律。依然被人看破猜出。”孟奇走到大樹前,語氣冷淡,背影深沉。
“那無招之後呢?”長孫景大膽詢問。
孟奇也不算想得太清楚,一邊藉此整理思路,一邊緩緩開口:“重新回到‘有招’,徹底掌握萬變之中不變的規律和精義,信手拈來,便是妙到巔峰的招式,或許古樸。大巧若拙,或許繁複,引人入局,也或許‘無招’。出其不意,在這種高手眼裡,重新失去了‘無招’的定義,招式只分適用和不適用。”
“再之後呢?”長孫景聽得入迷。
“再之後?”孟奇聲音變得感慨。“心中之劍。不管是有劍,還是忘劍,終究是淬鍊心靈。與自身之劍交感,與天地自然交感,招式真正開始貼近本質,貼近天地玄妙,但最終,還是要回到劍的本質,回到那幾個問題,什麼是劍?為什麼是劍?它在自身生命、武功之中處在什麼位置,它在天地運轉的規律與法理間又代表了什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此乃自身劍道之始。”
“踏出去之後,內外天地交匯,長劍與自然交匯,一劍既出,法理內蘊,上可決雲氣,下可劈黃泉,高山難阻,滄海不掩!”
雖說半步外景之難強於外景,畢竟開啟生死玄關,架通天地之橋與神秘危險的眉心祖竅息息相關,稍有不慎就會變成白痴或直接死亡,對自身心性和感悟也有一定需求,但外景並非不難。
它對自身心性有要求,與本身對天地自然的感悟有關係,若有好的功法,好的資源,心性和感悟相對要求就不高,而若是像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