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部分(第4/5頁)
章節報錯
體之間的配合絲毫不差,難以創造出機會!
關鍵到底在哪裡?
交手以來的一幕幕場景急速在孟奇腦海閃現:氣息勾連,真氣莫名相同,禪意勃發,四周清淨瀰漫……
外景是內天地勾動自然之力,直接外顯。干擾現實,乃取天地某種法理和態勢……若是半步外景或天人合一,勾動外天地力量少之又少,主要是藉助天地法理,凝聚自身氣勢,就像自己模仿翻天印。
氣勢……勢……
孟奇曾經想將獨孤九劍衍化出破勢之招,但礙於劍道修為薄弱,一直沒頭緒,直到學了天刀。觸類旁通,修行天外飛仙,了悟劍理,身懷易筋經。提高獨孤品階,這才慢慢有所方向,有所思考,如今雖然未曾突破。卻隱約感覺到了“勢”的存在。
莫非他們是藉助神秘之“勢”達成的聯手?
自身與天地合一,必然有著特定的交換和流動,內為道路。外顯為勢,這種交換和流動有規律有法門,自然就有破綻!
孟奇雖然已達入微之境,兼有精神外放,但附近清淨莊重,嚴重干擾感知,對“勢”只有朦朧感覺,沒有細節性的把握,難以尋覓破綻。
又發一刀,身法乍前還後,孟奇險險避過五僧合圍,心境如水,已然有了決斷,必須壓制這種清淨,才能感應到細節。
而唯有“勢”才能干擾和壓制“勢”!
他腳步連錯,身影連連變幻,忽然手起刀落,似抽打似劈砍。
刀身不斷顫抖,彷彿在於氣流高速摩擦,每一個顫抖都彷彿一重沉雷,有蒼天之虛,有雷霆之重,有閃電之快,有千變之慢,有天罰之剛猛!
孟奇並未直接用自身悟得皮毛的法身招式“天打五雷轟”,任何一招法身招式都會引來猜測,引來覬覦,若被窺出來歷,**道之人可不是善男信女。
但若不含真意,只用“天打五雷轟”的招式變化和五重精義催發“天之傷”,那就無人能看出端倪了,畢竟神宵九滅自中古起便已失傳,沒人知道它的具體細節,比用“狂雷震九霄”更安全!
銀白電光大亮,隨著長刀天罰般的劈落而噴薄,刀勁糾纏於一體,似化作虯結雷龍,兇猛撲向五僧。
轟隆!
天空彷彿昏暗了一點,悶雷乍響,迴盪久遠,破壞清淨。
沉悶的感覺壓迫人心,舉頭三尺有神明,天罰即將到來!
地面出現了一道道焦黑,乃是散逸電光的造成,孟奇與五僧之間的泥土出現深深刀痕,急速蔓延向他們。
面對“天罰”,五僧沒有怠慢,各自一掌拍出,不分先後,皆是色成暗金,澤如琉璃,半空似有佛號!
轟隆!
雷光大作,天罰終至,浩浩蕩蕩,毀滅一切。
天罰之威恐怖,清淨禪意被削弱許多,不斷滋長蔓延,與它抗衡。
嚴重干擾的情況下,起伏變化距離,深藏的“勢”暴露在了孟奇心中,恰似一副夢境畫卷。
虛幻的唸佛之聲不斷,點點光芒從山間寺廟飛騰,從五僧體內飄出,於半空凝結成了一尊無形佛像,有慈眉善目、憐憫眾生之相。
祈禱聲,讚頌聲,誦經聲,佛號聲,聲聲入耳;清淨意、超脫意、渡人意、捨身意,意意外顯,大佛端坐正中,五僧如臂如指!
原來如此,乃是藉助香火願力的聯手之法!
孟奇頓時瞭然,五僧是以自身願力與香火凝聚無形之佛,心靈登臨“淨土”,與佛同在,以它為“元神”,連成一體,交換真氣,如在體內,故而看似渾然如一,無懈可擊!
誦一聲“阿彌陀佛”,登臨淨土!
雷散光消,五僧聯手直接抗住了孟奇催發的“天之傷”刀氣,驅散了沉悶的感覺,絲毫不落下風,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