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演推敲過多次,江芷微等人亦是神情嚴肅,不露半點笑意,殿內一時鴉雀無聲,氣氛沉凝。

陳王輕吸口氣,正色道:“楚唐雖如虎狼,然吾國已依附於楚,既斷了後顧之憂,又得抗衡強唐之援,何危之有?”

縱使跪坐,孟奇的腰背也挺得筆直,聞言搖頭:“若楚唐剋制,少興刀兵,則此勢可久,然今時兩國常有衝突,邊境生靈塗炭,各自受損,無有益處。”

“雙方皆無利之事一長,必有變化。”

陳王稍微變化了坐姿,由斜靠變成端坐,似乎專心了不少。

孟奇恍若未見,轉而問道:“若唐棄楚攻陳,大王如何自處?”

陳王不見畏懼,淡然鎮定:“據城自守,待楚之援軍,雙方互為盟友,楚必不會坐視不理。”

若楚國拋棄盟友,其餘小國怕是都會轉向唐國,它的處境將愈發艱難,所以陳王絲毫不懷疑楚國派強者救援的可能。

孟奇沒有反駁這點,露出一絲微笑:“若楚唐在陳地交戰,則塗炭的生靈非屬自身,還能掠奪礦山良田、天材地寶、人口才俊,豈不比過往有利?”

“以大王之見,是舍有利就無利,還是趨利而逐之?”

“如是再三,舉陳國之力,可守幾次?”

“滅亡只在旦夕之間。大王還視而不見?”

他聲音漸漸拔高,鏗鏘有力!

陳王深吸了口氣,似在壓抑憤怒:“楚能攻唐地而救陳,不用在此交戰。”

圍魏救趙之故技耳……孟奇不動聲色道:“兩國交戰日久,邊境諸城皆是守備森嚴,大地殘破,難見收穫,而唐國則能長驅直入,掠奪陳地,然後趕在楚國強者深入前退回夾擊。”

“如是再三。舉陳國之財,可事唐幾回?”

陳王高聲道,語氣變得激烈:“楚唐之間有小國十幾,多弱於吾國,以唐之智,豈會舍易而取難?”

“此等小國,旦夕可滅,明年此時,大王還會存僥倖乎?”孟奇正襟危坐。雙手放於膝蓋,言辭同樣變得激烈!

陳王怒目而視,手按劍柄,但良久之後。他長嘆一聲,起立拱手:

“先生對天下之勢果真洞如觀火,大國如巨石,未曾聞兩石時常碰撞而中央之卵能倖存者。先生可有教我?”

他態度誠懇,顯然對陳國局勢早就有所瞭然。

孟奇對此毫無驚訝,因為陳王既然請自己幾人入宮。就說明他了然處境,剛才只是試探自己等人對局勢的把握而已!

他端起面前青銅酒盅沾了口酒,藉此組織接下來的關鍵說辭。

放下酒盅,孟奇緩緩開口:“舉國內附楚唐之一乃永絕‘後患’之策,然陳國貴族可做而大王不能做,貴族歸附,尚可保全封地采邑,大王能保住陳國乎?”

陳王輕輕頷首,等待正題。

“陳國之危根源有三,一是自身羸弱,當此虎狼之世,無義之所,弱便為罪,二是自不量力,常掀無義之戰,攻打附唐小國,惹唐忌憚,三則交不相利,僅有益於楚國,無利於唐。”孟奇侃侃而談,這是自己五人這一個多月討論的心血結晶!

陳王聞言訝異:“無利於唐?做那牆頭之草,隨風而蕩?”

“非也。”孟奇笑道,沒有解釋,從頭道,“自身羸弱,則需明天志,敬鬼神,上下同欲,下尊上令,上尊王命,王守天志,如同一體!”

“而要上下同欲,則須兼相愛,開公學,拔才俊,不因身份地位之別而有所輕賤。”

“此是長久之基,非一時三日能見其功,然此事傳揚天下後,列國不受重視之強者豈不蜂擁而至?”

“此乃耗費錢財之舉,故初始之時,需大王節用節葬。”

陳王聽得頗為贊同,但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