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延慶讓騎兵們進軍寨休息,他則帶領三百情報營士兵直奔軍衙,軍衙修建在最高處,是一座用石塊砌成的官衙,佔地約七八畝,裡面也有十幾名西夏文職官員,不過他們已經被帶到別處關押起來,軍衙大門緊閉,上面貼著封條。
李延慶率士兵從側門進入了軍衙,下令道:“給細細搜查,所有地方都不準放過,所有文書都收集起來!”
士兵們分散行動,這時,王貴上前低聲道:“要不,我帶幾個弟兄去審問一下那些文官,看看有沒有什麼密室之類。”
李延慶點點頭,“你去吧!”
王貴興奮地一揮手,“跟我走!”
他帶著十幾名士兵跑去後院審問關押的人犯,李延慶則走進了李良輔的官房,官房寬大整潔,顯得有點空曠,幾名士兵正蹲在牆邊細細敲打牆壁,尋找可能隱藏在某處的暗室。
李延慶走到一個書櫥前,開啟書櫥,裡面放滿各種書籍,在二層擱板的最邊上,放著厚厚一疊用線紮好的信件,竟然如此之巧,李延慶隨手取了過來。
從書架上的各種書籍判斷,李良輔是一個精通漢文的西夏王族,因此他和宋朝的往來書信不會用西夏文,一定是用漢文。
李延慶迅速查詢手中信件,這些信件都比較信,至少都是今年的信件,很快,李延慶從三十餘封信中一共找到了三封用漢文書寫的來信,第一封信就讓他有點吃驚,竟然是荊湖北路轉運使李夔寫給李良輔的信。
李延慶連忙開啟信細看,內容卻讓他稍稍鬆了口氣,似乎是李良輔寫信請教李夔如何鑑別美玉,李夔回信告訴他,古玉為上,今玉為下;白玉為上,色玉為下;石玉為下,髓玉為上,洋洋灑灑寫了一頁紙,落款時間是今年的一月。
李延慶將這封信揣進了懷中,第二封信是李良輔和西夏名妓美涼姬的通訊,居然是用漢文,李延慶把這封信隨手放在一邊。
第三封信讓李延慶的目光凝固了,這封信正是他要找的信,‘大宋殿前指揮使高太尉致西夏中衛郡王殿下。’
李延慶迅速抽出裡面的信細看,高俅還是比較謹慎,並沒有提及具體事宜,只是提到上次張管事口述之事,希望雙方能加快落實,不過高俅在心中建議從西北軍新科進士著手,給朝野施加壓力,迫使他們的共同目標不得不引咎辭職……。。
張鉉不由冷笑一聲,‘西北軍新科進士’,除了自己還會有誰?
第三百五十章 將帥不和
這時,身後傳來腳步聲,李延慶立刻將信收起,一回頭,只見一名士兵捧著一隻黑箱子站在自己身後。
“這是什麼?”
“回稟參軍,我們在牆角找到一個暗櫥,裡面就只有這隻箱子。”
李延慶瞥了一眼牆角,牆角果然被開啟一個兩尺見方的口子。
“把它放在桌上吧!”
“是!”
士兵將箱子放在桌上,退了下去。
李延慶又對幾名士兵道:“你們都去別處找暗室吧!這裡不會再有了。”
士兵們都退了下去,官房裡只剩下李延慶一人,他走上前關了房門,這才取出高俅的信繼續看下去,下面就是一些聲色犬馬之事,信中還提到在京城聚寶銀鋪替他存下一筆銀子,憑玉指可取,事成之後,再以約定之數加倍存入。
儘管信中一個字都沒有提到是什麼事,也沒有提到种師道的名字,但經歷了种師道辭職一案,大家都知道這封信說的是什麼?
退一萬步說,就算說得是聲色犬馬,可堂堂的殿前侍衛都指揮使居然和敵國主管邊境軍權的主帥通訊,這個罪名本身也會讓高俅吃不了兜著走。
李延慶將信小心翼翼收了起來,這才走到桌前,輕輕撫摸著這隻做工精美的紫檀木小箱子,其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