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部分(第3/5頁)
章節報錯
覆滅。”
朝廷內頓時氣氛變得熱烈起來,趙佶精神大振,連忙道:“如此重大軍情,為何不早報?”
“微臣是兩個時辰前才收到,準備朝會結束就報給陛下!”
趙佶心情大好,點點頭道:“幾千軍隊就能縱橫河北,殺得匪兵丟盔卸甲,真是朕的棟樑之才也,也是種老將軍用人有方,應該重賞!”
這時,太子趙桓道:“父皇有所不知,李延慶在西夏就屢立大功,卻沒有得到任何封賞,對他實在不公,希望父皇能連同西夏戰功一併封賞。”
趙佶也想起了此事,便問道:“樞密院和御史臺的調查可有結果?”
御史中丞程曦出列道:“御史臺的調查已經結束,侍御史正在返回途中,據微臣得到的訊息,李延慶確實有立功未報的情況。”
“樞密院呢?”
高深出列奏道:“啟稟陛下,樞密院的調查也已結束,姚仲平承認統計戰功疏漏,導致部分將士戰功未上報,其中就包括了李延慶,微臣今明兩天會提交正式報告。”
趙佶哼了一聲,當著滿朝文武的面他不好發作,冷冷道:“三天之內御史臺和樞密院必須提交正式報告,是誰漏報了戰功,要嚴厲追查責任,不得姑息,退朝!”
說完,他一甩袖子,轉身從側門離去了,殿中少監高喊一聲,“退朝!”
第四百零五章 臨戰之權
种師道走出大殿,迎面見高深在前面等著他,种師道快步走了上去,“高知事在等我嗎?”
高深點點頭,“我要向老將軍道歉!”
“為何?”
“其實我已經查到了李延慶被吞沒軍功的詳細證據,姚仲平把李延慶的軍功拆散,分別安在他侄子和幾名心腹部將身上,李延慶的軍功也就沒有了。”
种師道大怒,“他侄子姚駿根本沒有去西夏,一直呆在太原,他怎地如此無恥?”
“但所有的軍方文書記錄中,他侄子都隨軍攻打西夏,出任情報司參軍一職,倒是李延慶出任負責軍馬的主事參軍,沒有他任何功勞記錄。”
种師道氣得眼前發黑,他和姚仲平共事八年,卻從不知道他竟是如此卑劣的小人,就算他與李延慶有隙,不想給他功勞,也不該把自己的侄子冒功。
高深又低聲道:“我之所以在大朝上不揭穿,是因為此事牽涉甚大,怕引起朝廷內鬥,所以請老將軍諒解。”
种師道暗暗哼了一聲,什麼怕引起朝廷內鬥,他分明是怕得罪高俅和童貫,怕丟了自己的官帽,所以不敢揭露真相,想做和事佬。
高深看出种師道的不滿,連忙又道:“雖然有些事情不能明言,但我保證如實上報李延慶的功勞,不會有半點折扣,請老將軍放心。”
种師道知道這是高深能做到的最大讓步了,便道:“既然如此,那就有勞高知事了。”
“不客氣,這是我份內之事。”
种師道又想起一事,便道:“另外還有一事要請高知事幫忙。”
“老將軍請說!”
“是這樣,李延慶在河北只有兩千軍馬,恐怕很難全殲河北之敵,能不能請樞密院下令,讓李延慶暫時有權調動大名府以及相州的鄉兵。”
高深有點為難,半晌道:“涉及調兵之事最好還是要得到官家批准,還是煩請老將軍先向官家申請,一旦官家批下來,我立刻下令調兵。”
“恐怕時間很急!”
“這個。。。。我也沒有辦法。”
這時,一名宦官跑了過來,對种師道行一禮說:“老將軍,天子有請!”
种師道連忙向高深行一禮,匆匆跟著宦官去了。
不多時,种師道來到天子平時起居的移清殿,有宦官進去替他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