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仁宗接受了委任,準備率領一萬精銳騎兵趕赴賀南山救援,但他並不可能立刻就出兵,至少要等拓跋部的軍隊過黃河趕來興慶府時,他們才可能離開,否則興慶府出現了無兵駐守的空窗期,後果不堪設想。

就在李仁宗整頓軍隊準備出發之時,興州城開始進行管制,只准進不準出,並開始清理城內的漢人,嚴防宋軍探子向宋軍傳遞重要情報。

大街上到處是一片混亂,此時剛剛下達了清查漢人的命令,其他措施正在陸續執行,城內的漢人嚇得攜家帶口向城外奔逃,正南方的興慶門已經封閉了,不準漢人外逃,但據說幾個副門沒有傳達到封城命令,漢人們紛紛聞訊趕去。

魏英自從喬氏商行被查封后,這幾天便一直住在老僕家中,這時,他的一個訊息來源告訴他一個重要情報,守衛興州城的一萬騎兵即將趕赴賀南山,改由三萬拓跋軍來守城。

魏英意識到這個訊息極為重要,他也顧不得收拾東西,急向城門處奔去,他剛跑上大街,一名夥計氣喘吁吁跑了過來,“魏掌櫃,所有城門都禁止外出了,只有西北水門可以出去,再晚就出不去了。”

“副門不是可以出去嗎?”

“那是假訊息,我就從西北副門過來,城門早就關閉了。”

魏英調頭便向西北水門方向奔去,此時所有的城門都接到了封城命令,只准進不準出,所有城門處都擠滿了要出城的漢人百姓,叫聲、喊聲、哭聲,鬧成一團。

興州城也有一條漕河,連同黃河,各地的糧食物資都透過這條漕河運入城內,水門仿造宋朝水門修建,修建了兩座鐵柵門,只要鐵柵門一放,內外船隻無法通行。

此時鐵柵門前也擠滿了數十艘小船,船上人在吵吵嚷嚷要求出城,兩邊站著幾名執矛士兵,正和船上人爭吵。

魏英確實發現了機會,鐵柵門雖然已經放下來了,但沒有放入河中到底,只是船隻出不去,他趁周圍人不備,跳上一艘船,又翻身下了水,他從水底向五十步的城門處潛去。

水中擠滿了小船,沒有人注意到水底的情況,魏英在岸邊悄悄換了兩次氣,憋足了氣向鐵柵門下面游去。

鐵柵門沒有徹底放下來的原因是幾艘船正好卡在城門洞中,士兵正在驅趕這幾艘船出去,所以裡面鐵柵門放下了,但外面的鐵柵門還開著,這幾艘船也不肯出去,大家就在僵持在城門洞內。

魏英一口氣潛出了數十步,等他探出頭喘氣時,已經在城外二十幾步處了,他心中大喜,爬上一艘船便跳上岸奔去。

第九百六十四章 滅國之戰(十七)

魏英在路上搶到一匹馬,當他趕到百里外的靈州時,已經是半夜兩更時分了。

他直奔南城的宋軍大營,距離大營還有數百步,一名鳴鏑從他頭頂‘咻!’的飛過,嚇得魏英連忙勒住戰馬。

“你是什麼人?”有巡哨奔上前喝問道。

他只是一個人,否則巡哨早就報警了。

魏英連忙道:“我是宋軍在興慶府的探子,有極重要的情報要向李都統彙報。”

幾名士兵又問道:“可有令牌?”

魏英搖搖頭,“沒有令牌!”

“那不行,沒有令牌不能進軍營。”

魏英急了,大吼起來,“我是八年前都統親自安插來西夏的探子,那時還是老種經略,都統剛剛才從軍,京兆軍的影子都沒有,我哪有什麼令牌?”

十幾名巡哨面面相覷,半晌,為首巡哨押隊抱拳道:“真是對不住了,那就跟我們去大營,不過等稟報完都統才能進營。”

魏英也意識到自己態度不好,大家都是按規矩辦事,自己沒必要這樣吼叫,他點點頭道:“軍情緊急,我要立刻稟報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