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部分(第3/4頁)
章節報錯
於原本就非常現代化的設施在戰爭中並未受到太大的破壞,德國人沒費多少力氣就重新將但澤的打造成為威廉、基爾之外的第三大海軍港,同時也是距離英國最遠、最易於隱蔽軍艦的德*港。在透過遷移外籍居民、設定軍事禁區等安全工作加強警戒之後。德國人已經成功讓但澤成為英國情報部門眼中最“神秘”的港口。
光是神秘還不足以讓英國空軍在擔負巨大風險的情況下千里迢迢派遣飛機前往。考慮到德國本土可供大型戰艦駐泊且封鎖嚴密的軍港就那麼屈指可數的幾個。為了獲取德國主力艦艇動向的第一手資料,英國皇家海軍聯合皇家空軍進行一次大膽的空中偵察行動——據說策劃的靈感來源於德國偵察機進來對朴茨茅斯的偵察行動。在對德國本土進行偵察的同時。一些偵察機還將前往挪威的各個港口以及峽灣進行全面空中偵察。
兩架“威靈頓”起飛後不久,兩架由噴火式戰鬥機改裝而成的快偵察機也將分批從英格蘭東南部的機場起飛前往威廉港。這座港口同樣受到德國戰鬥機和大量地面高炮的保護,但由於地理位置的關係,自戰爭爆以來英國偵察機已經不止一次的對那裡進行過偵察,一部分行動慘遭失敗,但也有不少成功的案例。如果順利的話,噴火式將後拍下威廉港的泊位情況,假如德國主力艦均在港內,皇家空軍將用無線電通知其他偵察機返航,但若是沒有現德國主力艦或是情報需要進一步分析,這兩架“威靈頓”以及上面的12名飛行員將繼續了避免中途被德軍地面雷達和觀察哨現,他們不得不繞道斯卡格拉克海峽和瑞典沿海進入波羅的海,最終完成航拍後再借助夜幕掩
,而漫長的行程中任何一個細小的失誤都可能導致行敗。為此,兩組飛行人員全部由空軍和海軍志願組成,其中包括兩名對德國海軍艦艇外形非常熟悉的海軍技術人員。
一個小時後,德國柏林,海軍司令部。
“元帥,我們剛剛收到威廉港來的電報,有一架英國偵察機試圖闖入我方空域但被我們的地面雷達提前現,我們的戰鬥機部隊及時升空進行攔截,敵機被迫在距離港口二十公里外返航,雙方未生戰鬥!”
“噢,知道了!”
雷德爾揮揮手示意前來報告的那名軍官退下,在德國各軍港中威廉港是最臨北海且距英國最近的一個。在飛機技術還不達的時候其地理位置是德國海軍進出北海的前哨站,現在卻成了英國飛機頻繁偵察的物件。儘管威廉港的防空體系不遜於這個世界上任何國家地任何軍港,卻很難做到不讓任何一架外國偵察機短時間內侵入其領空——只要對方飛得足夠高、足夠快,便在港口防空體系作出反應之前一探究竟。不過隨著雷達技術的出現,這一可能性已經大大減小了。
不一會兒,那名軍官又折返回來,這次的報告依然是關於威廉港。趁著港口防空體系大部分注意力都集中在先前那架高空飛來的噴火式,另一架噴火則以貼近海面飛行的方式溜近到距離港口僅有數公里的地方。而這一距離已經足夠先進的航空照相機拍下港內的情況——港灣泊位上地戰艦、碼頭設施以及造船廠。
接連收到的這兩份情報讓擔任德國海軍司令多年、戰略眼光頗為獨到的雷德爾立刻察覺到一些不太尋常的東西,他很快想到了正在大西洋海域活動地三艘德*艦,加上長期以來對英國海軍的研究和了解,這位海軍元帥便對英國人的企圖猜出了四五分。
“命令基爾港加強警戒。尤其提防英國飛機或潛艇的偵察行動!”
下令加強戒備之後,雷德爾還覺得不放心,他又透過元辦公室向希特勒報告了這一情況,並要求最高統帥部情報部門針對國內軍港加強情報安全工作。一心撲在對英空襲事務上地德國元不假思索的答應了海軍“小要求”,卻沒有覺察到這件事情的嚴重性——結果在向下傳達命令時,